设计:为什么你的产品做了没人用?( 二 )


对于第二种用户 , 你需要的是在目标用户的日常场景中 , 设计“钩子”或“心理张力” , 不断强化需求触达人性底层 。 比如现实生活中 , 不断有人鼓励你可以通过运动减肥 , 安利你运动的好处 。 又比如在运动健身社区中 , 营造出社会精英都在坚持运动 , 运动能带给人成长和积极的感觉 。 这些的钩子 , 会强化你的决策动机 。
对于第三种用户 , 你需要打磨自己产品(前提确保有产品价值) , 并在其决策犹豫时 , 提供一些降低用户决策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设计 。
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呢?
可以从了解目标用户有有效的触达渠道(进行推广)入手 , 在“有了产品价值”基础上 , 也可以适当运用之前说的一些认知心理 , 来降低用户的认知和决策成本 。 如:

  • 心理账户:同一事物 , 打上不同标签 , 我们主观估值会差很多 。
  • 损失厌恶:比起从未拥有 , 我们更害怕的是被夺走 。
  • 禀赋效应:人们会高估有过自身参与物品的实际价值 。
针对第四类用户 , 要注意思考用户的效用和迁移成本 。 针对当前问题 , 了解用户现有解决方案是什么 , 你提供的解决方案或产品是什么 , 用户为什么要你的产品?
套用俞军老师的产品价值公式:产品价值 = (新体验 – 旧体验)- 迁移成本 。 问问自己“你给到用户的方案 , 新体验的产品效用 , 真的已经高于用户后两者之和了吗?”其实 , 无论针对哪类用户:产品即场景 , 产品即服务 。
做好产品往往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验证产品价值?一个最直接方法是:找到你的目标用户 , 尝试推荐给他们使用看看反映 。 不要只听他们的评价 , 而要看看他们愿不愿意为了这个方案买单 。
其次 , 在你准确定位和做好产品后 , 你需要提供与用户间合适的连接 , 你需要知道他们在哪 , 一般的认知路径是怎样的 。 在用户与产品之间 , 本身还有一个交易成本 。 我们需要通过搭建场景 , 连接用户和服务 , 以降低他们的交易成本 。 而不是他们一步步的通过“搜索、比价、议价”等行为 , 一步步找到是你 。
比如 , 医疗挂号而言 , 一部分用户寻找医院的习惯 , 就是通过在地图APP搜索 , 然后去到对应医院或换到互联网平台挂号 。 那么这里 , 如果设计在地图APP的医院栏下设计一个“挂号”按钮 , 是不是就缩短了用户的交易成本了呢?
过去几年很火的私域流量 , 很大程度上就是圈出了一个具有相似特征的用户聚类群 , 在这个流量池中 , 利用熟人关系或者名人效应 , 来降低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决策成本 。 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公众号/微信群等 , 直接获得熟人推荐的内容和服务 。
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要注意 , 用户认知和决策过程是连续的 , 由此 , 产生的需求也是连续的 。
拿互联网医疗举例 , 一个用户最近出现某些症状和不是 , 但因为疫情原因不怎么敢去医院 , 因此想要网上咨询医生 。 但是 , 往往他第一步就难住了——因为他是第一次出现XX症状 ,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病 , 该挂什么科咨询谁;所以 , 往往在医院前台会有个导诊台或人工挂号窗口 , 他们就是解决用户不知道挂什么科的问题的 。
一个用户在前一阶段的需求尚未满足的时候 , 他是不可能直接跳跃进入下一阶段的需求 。 这点对于一些目标用户是新人/初学者的产品而言 , 需要反思和思考的是:你真的对于小白用户足够友好吗?
最后 , “兜售”产品要注意的是:需要面向交易决策者 , 洞察决策者的需求 。
产品使用者可能未必是决策者 , 你需要的是打动决策者 。 比如疫情期间在家隔离 , 钉钉给学校开出网上直播授课方案 , 引来学生们一篇“凶狠吐槽” , 但没办法学生不是决策者 , 钉钉也只是服务方 。
用户往往表达的都是一种解决方案 , 但产品经理需要洞察和挖掘其内心真实需求 。 比如报名辅导或启蒙课程的孩纸家长 , 孩纸家长为什么报名这些课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