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港油库|长三角“压轴”长江大保护 改过江通道“给江豚让路”( 二 )

渐渐地 , 芦苇荡少了 , 在长江北岸的姚港区域 , 通往油库的路面总有黑色油渍 , 长江里的小螃蟹“油味”很重 , 周富明回忆:“水面黑黑的 , 水上漂油花 。 ”后来 , 随着长江航道运输船只越来越多 , 以前常见江豚、刀鱼、河豚等也少了 。

他怀念过去 , 一次他在江面上偶遇渔业队 , 他们刚从靖江买了一筐河豚 , 每公斤8角多 , 在江面上 , 常有白鱀豚、江豚露出水面 。 在姚港油库成立初期当过民兵营长的施汉清也怀念芦苇荡 , 他记得油库周围本是竹篱笆 , 后来改成围墙 , 江滩逐渐成了堤坝和码头 , 原本穿过芦苇荡便可看到的长江 , 渐渐看不到了 。

提及“长江大保护” , 他们都举双手赞成 。

“长江生意”已变了

去年 , 南通姚港油库码头开始拆除 , 正启动整体搬迁 。 油库围墙已经拆除 , 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 , 会在退潮时到江边钓鱼 。 在长江对岸 , 张家港不仅每年投入10多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 , 还将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确定为“不开发区” 。

大江奔流 , 一如千年 , 如今却焕发新颜 。 “长江生意”已变了 。

“以前只想着怎么样发展 , 如今更注重生态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 。 ”回到姚港社区工作20余年的陆锦坤说 , 大约在2000年前后 , 当地人开始对习以为常的污染说“不” 。 以前 , 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相对淡薄 , 上世纪80年代 , “外地来的人能闻到农药味 , 本地人却习惯了” , 由于化工厂排出来的废气导致农作物叶子发黄 , 还有油污随雨水流进农田里 。 为“解决”问题 , 几个工厂联合组成“赔偿小组” , 按亩给当地人赔偿金 。 放在今天 , 肯定行不通了——有人指油罐上的“拆”字问:“什么时候能拆掉?”人们都认可 , 长江沿线整治后 , 环境确实好多了 。

前段时间 , 一艘隐形采砂船在南通水面作业 , 船尾黑烟冒得厉害 , 当发现执法人员时 , 船只便驶向上海崇明水域——以前都是“各扫门前雪” , 只要把违法船只赶出南通水域 , 就和南通方面“无关”了 , 想不到执法者一路猛追 , 最终该船在苏通大桥附近的苏州水域被抓获 。 长江上的水利、交通、港口等部门已有联动 , 形成治理合力 。

生态保护不分边界

距离正拆除的姚港油库并不远 , 去年在南通的长江边开了户外浴场——狼山滨江浴场 。 它与沿江步道、绿茵广场一起 , 成为南通“还江于民”的最好诠释 。

从曾经的“滨江不见江” , 到现在的“城市会客厅” , 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蝶变让外界惊呼的同时 , 也让南通市民有了切实获得感 。 以前 , 想要直接看到长江的去处不多 , 狼山是选择之一 , 其他区域多数是工厂、码头等 。 “20多年前我刚到南通 , 骑着摩托车到狼山看长江 , 当时可供步行游览的岸线长度 , 一会儿就能走完 , 不费什么力气 。 ”南通市水利局副局长王海陵说 , 现在若要沿着狼山一带的长江岸线散步 , 全程要走两三个小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