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的缠绕( 三 )

山路的缠绕。七

古人总结的很深刻:学诗宜学老杜 , 学太白多有不成 。 画虎不成反类犬 , 刻鹄不成终类鹜——天才当然是学不来的 。 古训总是诲人不倦 , 总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稳妥牢靠不大出错 。 不过 , 这稳妥正确的代价 , 往往是压抑朝气 , 窒息血性 。 虽然知道 , 就是谪仙李白 , 也曾惊呼行路难 , 也只能拔剑四顾心茫然 。 然而 , 还是有一股子血性 , 偏就在自己体内不时的蠢蠢萌动 。 每当这冲动来袭 , 便感觉到怦然心动霍然眼亮 , 满腔血液在发烫在奔涌 , 浑身膨胀得欲迸欲裂 , 直想去撕衣服翻斤斗寻衅拼命…… 曾经 , 一次又一次想 , 何不自主选择一次?何不舍弃这古道大道正道 , 不再重蹈古人的路别人的路 , 索性向荒野小径、丛林草莽 , 去寻觅闯荡、历险冒险、潇洒走一回! 但是 , 这一次又一次 , 终于还是只有心动而没有行动 。 一次次的有心动没行动 。 是被惯性惰性牵扯着?被利益利害羁绊着?还是被看不见的手、某种神秘的力与场裹挟着?总之是身不由己 , 一直就在这古道上走走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 走成了一天又一天重复 。

石砌古道 , 至今坚“如”磐石 。 真的是天不变“道”亦不变 。 道虽不变 , 变化却总会有的 。 不知不觉中 , 山上多了些游戏游玩的轻松 , 少了些寻仙求道、朝圣拜佛的虔诚 。 匿迹已久的滑杆 , 悄然间已经复兴 , 前所未有的缆车 , 也已经轰轰烈烈地架起…… 有了多种选择 , 难免有各种意见 。 在选择的十字路口 , 于是就出现了步行、缆车与滑杆等派 , 相互之间针锋相对 , 唇枪舌剑 , 一片混乱战犹酣 。 步行派引为骄傲的是:靠自己的力量征服了这山!缆车派说借助现代化手段登山 , 不止省时省力 , 还彰显出人的力量和智慧!两派又联合抨击滑杆派:几里山路都不肯走 , 让面有菜色又廋又小的山民抬起 , 像什么样子 , 知不知羞耻! 滑杆派也理直气壮:现代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衣食住行哪样能不求人?坐滑竿与理发下馆子又有什么区别?坐与抬是两厢情愿等价交换 , 坐上去还等于照顾人家的生意! 步行派与滑杆派又有相通之处:登山之妙 , 本在步移景异的体验之中 , 舍此便失去了登山的应有之意 。 缆车派坚持:从空中俯瞰群峰 , 一览众山小 , 是现代才可能有的全新角度…… 江山易改 , 本性难移 。 论战的各方 , 各执己见 , 各不相让 , 谁也说服不了谁 。 难怪有人说:人只能认同自己已经接受的观念 。 围观的路人 , 听来听去就坠入到五里雾中 , 茫茫然不知所云 , 惶惶然不知所行 。 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 是是非非剪不断理还乱 。 原本是国人的思维习惯、传统特色 。 说清楚的真谛 , 也许正是说不清楚 。 庄子曰:彼亦一是非 , 此亦一是非 。 庄老先生能够感悟到生而有涯知也无涯 , 修炼到形如朽木心同死灰 , 洒脱到但求无功无名无己 , 方能作逍遥游——扶摇而上 , 御风而行 , 泠然善也 。 然而 , 芸芸众生踏着古道的现实与坚实 , 走到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 , 又如何才能有庄子那般的洒脱超脱 , 那样的明达通达豁达?再者 , 庄子在御风逍遥之际 , 不是也洋洋洒洒地写了《内篇》 , 又写《外篇》《杂篇》——这也能算无为的人生?这难道不是在推销自己 , 推销庄氏思想 , 有意指点迷津教化众生?这知行之间的矛盾 , 庄周先生自己说得清楚么? 孟夫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或许能够提醒人们:跟着感觉走 , 跟着常识走 。 走自己的路 , 让人家去说吧!

那山路 , 丝一般细 , 丝一般的缠缠绕绕 , 纠结在山岭沟壑、枝叶雾霭之间 。 春蚕吐丝 , 人们看到的只是作茧自缚 。 并不理会这些蚕 , 是不是也梦想着脱胎换骨、羽化升空 。 其实 , 自己又何尝不是一只蚕 , 何尝不是被各种各样的丝紧紧缠绕着——从心中缠绕到脚下 , 从梦中纠结到梦醒之间、梦醒之后 。 不知是真有前世的记忆 , 还是有一点幽闭恐惧症 , 自己常会陷入到一种最恐怖的想象:在墓室般密封的地底 , 在漆黑、死寂且逼仄的困厄中 , 自己孤身一人 , 无法动弹 , 无处逃生 , 只能徒劳无用的挣扎 , 撕心裂肺的绝望……这种渗入到灵魂的恐惧 , 在不断警醒自己:远离困厄困境 , 奔向自由自在 。 心动已经很久 , 行动依然照旧 。 每天早晨 , 自己走出梦境、完全醒悟之后 , 窗外已然一派喧嚣 , 一派阳光灿烂 。 看看钟点 , 立马就心慌意乱更手忙脚乱 , 机器人般的穿衣洗漱、上路赶路 。 走在天天重复的马路 , 心底还是纠结着那条山路 。 那山路如此清晰 , 像一段电影 , 微微的晃动着 , 缓缓的滑下去 , 陡立如梯扭曲如蛇漫长如历史……这许多真实与梦幻的纠缠不清 , 不知多少人会有同感 。 辛弃疾却是早写得明明白白:过眼溪山 , 怪都是 , 旧时相识 。 还记得 , 梦中行遍 , 江南江北…… 是否 , 往事如梦 , 白日可梦 , 记忆幻觉念想憧憬皆是梦? 憧憬未来 , 应该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梦想 。 欲求此生多些体验 , 少点遗憾 , 就要珍惜好、把握住当下的每一刻——美梦未必成真 , 追梦却该当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