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四 )

当然也不绝对 , 比如《超人总动员》里的姜文、徐帆和陈佩斯 。 他们三个人声音辨识度也很高 , 但笔者看了很多遍极少出戏(除了姜文那句“开门儿切”) , 你明知道人物背后的配音是谁 , 但就是很难出戏的原因是演技 。 姜文、徐帆和陈佩斯尤其是陈佩斯他们都是演技派的 , 演技不光体现在形体上 , 声音上同样 。 这也是为什么王志文在《功夫熊猫3》里的配音风评不错的重要原因 。

制片方真要想找明星配音 , 建议还是找有演技的明星吧 。

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5、 关于译制片腔

多说几句很多吐槽的译制片腔 , 比如“见鬼去吧!”“哦 , 上帝啊 , 你为什么让我遇到这个蠢货 。 ”等等吧 , 就是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语句和表达句式一般都可以叫做译制片腔 。

这个笔者的理解是 , 当年上海译制片厂创造的这些语句还是有特定语言背景的 , 比如“见鬼去吧” , 它对应的外语台词可能是一句粗口 , 我们当然不能按照国骂去翻译 , 而且每个国家的粗口还不一样 , 我们也没法挨个换词 , 所以统一一个用词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

比如“哦 , 我的上帝啊 。 ”对应的也可能真的是MY , GOD!但也有可能是一句类似卧草之类的粗口 , 所以统一变成这样的感叹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

从字幕组到明星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译制片?

译制片腔代表的是一个时代 , 如今我们在上海译制片厂新一代演员配音的很多作品中早就听不到类似的腔调了 , 语言环境在变化 , 新鲜的名词越来越多 , 所以现在的译制片也越来越口语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