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准备替中医把脉了

出品 | 虎嗅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坐在你面前的,是“赛博中医”:它的眼睛是摄像头,像老中医一样 , 要“扫描”你的舌苔、面色;它也能号脉,感应器构成的号脉终端不到2分钟 , 便能“摸个门清” 。很快,这位赛博中医对你“了然于胸”了 , 它迫不及待地给你手机发了一份专属健康报告:阳虚or阴虚、寒湿or湿热 , 怎么应对,怎么开方,报告上一目了然 。
“看”到你挺感兴趣,这位赛博中医举起机械臂,想帮你立刻来一场赛博艾灸、赛博推拿 。
这是很多医院、体检中心悄然上线的AI中医机器人,被戏称为“赛博中医” 。
“赛博中医”太受欢迎了,几乎任何场合都是“人气王” 。即便明知道娱乐属性更强,长期亚健康的职场人也还是会乐此不疲,忍不住要在赛博中医的摊位前排长龙 。
这波“中医+科技”热潮,已经不满足于赛博中医了 。热度 , 渗透到了中医药大模型领域 , 只不过这次排队的,换成了产业界“玩家” 。
进入5月份以来,大洋彼岸的OpenAI的GPT-4o、谷歌的Gemini、Deepmind的Alphafold3等,都引起国内吃瓜群众一波又一波的狂欢,余韵之中,字节跳动、华为云、阿里云等也动作频繁 。在光环之下,中医药大模型也没闲着 。
5月初,华为云和天士力共同开发的“数智本草”大模型发布 。在此前,在GPT推动的AI热潮中,早有扁鹊、华佗、神农、孙思邈、“数智岐黄”、“岐黄问道”“本草智库”、“天河·灵枢”……虎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3年以来至少已有三四十个中医药相关大模型相继亮相 。
这些大模型都肩负着给产业发展摸脉、问诊、开药方的使命 。在其背后,除了华为云、百度云、阿里云等科技公司,清华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还要数云南白药(53.140, -0.53, -0.99%)、华润江中、太极集团、康缘药业、神威药业、天士力等一众知名中药企业 。
但一直以来,中医药都非常神秘 , 堪比“黑盒”,特别是中药,有“丸散膏丹,神仙难辨”之说 , 数据和理论研究都还远远不够 。
AI能让中医“质变”吗?
在中医药产业内部,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已经达成共识,认为AI给中医药发展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期” 。
“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结合是必然发展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在“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暨第四届中医药国际发展大会”上就曾这样直言 。
中医药大模型到底能给“江湖水深”的中医,带来哪些关键变化?AI能让中医产业发生关键转向吗?
“重注”中医药大模型
中医药大模型有什么用?
按照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天士力医药集团董事长闫凯境博士所说,他们此次发布的“数智本草”大模型,关键内容是“说理”和“寻药”,从而打造“数智中药”研发新范式,赋能天然药物的发现和新方剂的生成 , 并带动中药全产业链的跨越性转型升级 。
简单来说:把古往今来名家名医的医学理论、传统中医药知识 , 加上天士力累积的中医药研发、生产、市场等数据充分“投喂”给大模型 , 从而打造出一个足够智能的能够实现“从方到病、从病到方”过程的AI 。
这里面的复杂性在于:既要从已有的方剂、产品中拆解出中医药的药效组分、作用靶点、基因网络等信息,用科学的语言解读中药产品,为异病同治打下基?。灰惨?又幸揭├砺邸⑵笠凳?莸瘸龇⑽?乱┭蟹⑻峁┲??。从而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性自我重塑和持续沉淀” 。
其实,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打磨一把打开中医药神秘大门的“钥匙”,并用这把“钥匙”解开更多关于健康、疾病的秘密 , 开发出更多新药好药 。
长期以来,外界对中国传统药企,特别是中药企业的印象,往往是重营销而轻研发的,很多知名中药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只有一两亿元,甚至更少,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非常小 。现在情况,发生了180度转变 。
从2023年年报看,多家企业研发费用激增 。比如:太极集团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113.52%;华润江中研发投入增长了33.37%;天士力的研发投入增幅为29.49%,总金额达到了13.15亿元的新高 , 在同类企业中排在榜首 。除了新增管线,针对大模型的投入也是重头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