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仁:终生未娶郁郁而终,去世后琼瑶料理后事,琼瑶最爱的还是他( 二 )


“一年以后 , 到你过二十岁生日那天 , 我会整天守在嘉义火车站 , 等你!”

琼瑶在听到这句话后 , 情绪崩溃 , 泪流满面 。
她痛苦地喊道:
“原来我的心 , 真的会碎 。 ”

这段深情的告白 , 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
琼瑶还透露 , 自己从此迷上了那个车站 , 无数次在那儿痴痴地等待 , 期盼着老师的身影能够出现 。
老师离开后 , 琼瑶的母亲对她提出了再考一次大学的要求 。

但琼瑶的学业并未因此有所起色 , 她对老师的思念反而愈发沉重 。
随着二十岁生日的临近 , 琼瑶心中萌生了一个不顾一切的念头——奔向嘉义车站 , 与老师相见 。
但就在生日前几天 , 母亲突然宣布要为她举办一场盛大的聚会 , 宴请了所有亲戚朋友 。

琼瑶的私奔计划因此受阻 , 她无奈地留在了家中 。
生日当天 , 母亲当着所有宾客的面问琼瑶:
“你还记得七岁时背的那首‘梁上双飞燕’吗?”
话音刚落 , 母女俩已经哭成了泪人 。

原来 , 母亲早已察觉到了琼瑶的心思 , 她含泪背了四句诗:
“一旦羽翼成 , 引上庭树枝 , 举翅不回顾 , 随风四散飞 。 ”

接着又说:
“飞吧 , 凤凰 , 如果你真想离开我们就去吧!”母亲的这番话 , 让琼瑶心中五味杂陈 。
面对母亲的宽容和理解 , 琼瑶哭着奔向母亲 , 跪了下去 , 大喊:
“我不飞走 , 我不飞走!”

多年后 , 蒋仁生病了 , 同学们相约去看他 。
琼瑶也同意去 , 但临行前却变了卦 , 让同学们捎去一封信和一些钱 。
信中写道:


“您永远是我最敬爱的好老师 , 听说您生病了 , 我很挂念 。 这些日子我有别的事情羁绊 , 不能来看你 , 非常抱歉 。 附上贰千元 , 请老师自己买些营养品养好身体 。 以后我还会按月寄钱给老师 , 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 , 请老师不要拒绝 。 ”
蒋仁看了这封信 , 又勾起了痛苦的往事 。

但好在琼瑶挺守信 , 陆续寄钱给他 , 但蒋仁却始终没有回信 。
不过 , 琼瑶并没有因此放弃 , 她继续每月给老师寄钱 , 直到蒋仁去世 。

蒋仁一生未娶 , 他的后半生仿佛都在用心灵守护着琼瑶对他曾经的纯情和真诚 。
1979年 , 蒋仁郁郁而终 , 享年六十六岁 。
据说他去世时身上穿的衣服还是琼瑶给置办的 。

琼瑶和平鑫涛互相成就的爱情
在结束和蒋仁的情感之后 , 琼瑶在父母的安排下和庆筠结婚 。
当年 , 琼瑶在车站与老师深情相约 , 却未能如愿相见 。

七月 , 她再次落榜 , 心灰意冷之下决定放弃考学 , 转而投身写作 。
就在这时 , 庆筠走进了她的生活 。
庆筠是台大文学系的学生 , 已经在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文章 。

他对琼瑶的才华表示认可 , 并邀请她一起写作 。
但庆筠的住所简陋至极 , 几片木板搭成的小房在风中摇摇欲坠 。

【蒋仁:终生未娶郁郁而终,去世后琼瑶料理后事,琼瑶最爱的还是他】琼瑶虽然心有顾虑 , 但还是被庆筠的决心所打动 , 最终与他在21岁那年结为夫妻 。
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 。
庆筠为了生计外出工作 , 琼瑶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和写作 。

但庆筠却渐渐沉迷于赌博 , 对家庭不负责任 。
在琼瑶二十五岁生日那天 , 庆筠甚至缺席了她的生日会 。

琼瑶在失望中完成了长篇小说《窗外》 , 这部作品以她和老师的恋爱为背景 , 却遭到了庆筠的嫉妒和指责 。
最终 , 琼瑶在报纸上看到了庆筠编写的文章 , 痛骂自己 , 她第一次提出了离婚 。
离婚后 , 琼瑶的写作事业迎来了巅峰 。

她的作品《窗外》在《皇冠》杂志上发表后大卖 , 接着又出版了多部畅销小说 。
皇冠杂志的社长平鑫涛对她青睐有加 , 不仅邀请她去台北做电视采访 , 还帮她租了房子 , 找了用人 。

在平鑫涛的帮助下 , 琼瑶与庆筠正式离婚 , 并开始了新的生活 。
但琼瑶与平鑫涛的感情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

他们的感情遭到了琼瑶母亲的强烈反对 , 母亲认为平鑫涛只是想玩弄琼瑶的感情 , 以维持自己的皇冠杂志社 。
琼瑶的母亲 , 这位昔日的“大家闺秀” , 对女儿与平鑫涛的恋情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