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六十,成为“大男主”!还有新剧……

年近六十,成为“大男主”!还有新剧……

文章图片

年近六十,成为“大男主”!还有新剧……

文章图片

年近六十,成为“大男主”!还有新剧……

“我们这个年纪的演员已经很难在长剧里当上主角了 , 但在短剧里我们都可以当上‘大男主’‘大女主’ , 演得可过瘾了” , 年近60岁的演员姚小艺感叹道 。 从长剧演员转换赛道进入微短剧 , 姚小艺也经历了一番心理上的落差和挣扎 , 但在进入行业两三年后 , 他明显感受到今年以来微短剧行业精品化趋势明显 , 也乐见越来越多能体现中老年情感需求的作品得以播出并引起关注 。
数据显示 , 银发人群正在逐渐成为短视频、微短剧的主力消费人群 , 中老年题材的微短剧让这个群体一直被忽视的情感需求以及消费需求得以被正视 , 并且有可能成为实践“银发经济”的参考样本 。 但不可忽视的是 , 在一众中老年微短剧火出圈后 , 如何正确引导和规范中老年题材微短剧 , 防止对中老年形象“标签化”处理 , 也是行业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人到晚年 , 在短剧里当上了“大男主”
采访时间几次腾挪后 , 南都记者终于在一周后等到了演员姚小艺的空当时间 。 电话那头 , 他抱歉地告诉南都记者 , 微短剧剧组工作节奏紧凑 , 本想在午饭时挤出些时间 , 没想到一直拖到杀青才能空出完整的采访时间 。 虽然才刚刚结束近一周的高强度拍摄 , 但年近60岁的姚小艺在电话中依然笑声爽朗、中气十足 , 言语间依然充满着对演员这个职业的热爱 。
姚小艺
在进入微短剧行业之前 , 姚小艺有着超过30年的长剧从业经历 。 他透露 , 如今微短剧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长剧演员加入 , 不少还是科班出身 。 演员这个行当 , 看似光鲜 , 但背后更多是需要忍受长久的等待 , “毕竟能拿到业内顶尖资源和演上主角的人是少数 , 像我们这些中老年演员在长剧里已经很难当得上主角了 。 但在短剧里我们可以当上‘大女主’‘大男主’ , 也能有更多表演机会 。 ”他风趣地表示 , 在短剧里当“男主角” , 演起来那可是“过瘾得很” 。
相比于长剧的前期充分的准备时间 , 姚小艺告诉南都记者 , 微短剧极快的工作节奏对他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 但同时也让自身得到了新的锻炼 。 “最快的时候试过前一天晚上给到剧本 , 后一天就进组定妆准备台词了 。 刚开始我挺不适应的 , 吃饭都在背台词 , 背到半夜两三点 。 我有过一部剧三十多场戏里有二十九场都是我的 , 我从早上5点开始拍到半夜12点 , 我要在短时间内吃透剧本的同时 , 还要调动表演技巧呈现最佳状态 , 对于快60岁的我来说是很锻炼人的 。 ”
姚小艺
与姚小艺年纪相仿的演员宋江在2019年左右也从长剧转入微短剧赛道 , 他向南都记者表示 , 微短剧的拍摄并不是如外界所想的那样简单 , 这种形式需要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吸引观众进入剧情 , 因此对表演也会要求更加“快准狠” , 演员需要快速而有技巧地调动自己的情绪 。
虽然外界一直认为微短剧的门槛不高 , 但宋江几十年的长剧表演经验让他依然坚持着在微短剧里尽可能打磨好表演细节 。 他也谈到 , 微短剧的工作节奏的确非常考验演员 , 他高峰时候曾连轴拍摄了十几个小时 。 即便辛苦 , 宋江还是高兴地表示 , 他一直热爱表演 , 拍摄微短剧让他能够在这个年纪多方面地挑战自己 , 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 。 他笑称:“还能和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一起工作 , 自己也仿佛变年轻了 。 ”
微短剧精品化趋势下 , 制作水平走高
南都记者了解到 , 虽然刚刚杀青 , 但姚小艺一周后又将有新剧开机 。 今年以来 , 如宋江和姚小艺这样的中老年微短剧演员一时之间成为了行业的“香饽饽” , 很大原因是中老年题材向的微短剧在今年开始井喷 , 并且频出爆款 。 以最出圈的《闪婚老伴是豪门》为例 , 上线不久后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就突破了5亿 , 在免费短剧平台红果短剧上 , 也有《大山里开出花》《父亲归来》等一批反映中老年群体风貌的短剧作品 。
中老年题材微短剧示例 图源:红果短剧
但与此同时 , “微短剧收割中老年人”的批评声开始占据舆论中心 , 外界认为这类“定制版”中老年甜宠向微短剧使得不少中老年消费者“上头”之余还极易陷入一系列的付费陷阱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