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医疗纠纷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有关医疗纠纷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我国有关医疗纠纷的法律有《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 。
【法律依据】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
公安处理医疗纠纷相关法律有哪些规定法律主观:
公安处理医疗纠纷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其中《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医疗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 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 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内容我国在经历过疫情后,其实对于医疗方面是越来越重视了 , 并且在相关规定也是有相关的增加规定和进行改革,对于传染病以及一些医疗废物的处理是非常严格,其中,我国对于医疗方面的相关法律具体有什么规定?接下来我为大家进行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
我国在经历过疫情后,其实对于医疗方面是越来越重视了 , 并且在相关规定也是有相关的增加规定和进行改革,对于传染病以及一些医疗废物的处理是非常严格 , 其中,我国对于医疗方面的相关法律具体有什么规定?接下来我为大家进行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
一、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乙类传染病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措施 。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然只被纳入乙类,但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如果先要报批、公布才能实施,难免贻误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
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是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 。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为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 , 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是为了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 , 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的法规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修订通过,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
【有关医疗纠纷的法律条文有哪些】二、处理医疗纠纷有哪些方法
1、协商 。
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 , 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 , 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
3、向人民法院起诉 。
医疗纠纷可以不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侵权为案由的,诉讼时效为1年,以违约为案由的 , 诉讼时效为2年 , 均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
三、调解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有哪些好处
调解的生命力在于第三者的居间公正裁决和调和,调解中间人的公正和中立显得至关重要,决定着纠纷的调解顺利与否、成功与否 。只有脱离了医患双方的关系和经济利益的牵绊,才能真正实现调解人态度的公正与公平 。在卫生行政机关调解之外发展民间组织的调解,可以扩大医疗纠纷当事人对调解组织的选择范围 , 有利于公正合理地解决医疗纠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