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国庆档票房下降更可怕的,是人们没钱了

比国庆档票房下降更可怕的,是人们没钱了

文章图片

比国庆档票房下降更可怕的,是人们没钱了


今年国庆档 , 平均票价跌至四年新低 , 但更低的票价 , 也没能拉来观众前往电影院观影 。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 , 不出意外又是一个同比下滑的国庆档 。
今年国庆档的总票房和观影人次和去年相比 , 都出现了下滑 , 平均票价更是跌至四年来的新低 , 但票房却依旧延续端午档、暑期档以来疲软的复苏力道 。
题材缺乏新意 , 观众看腻了 , 叠加流媒体和网络短剧的盛行 , 都对我国电影行业带来了致命的冲击 。

在多个城市祭出观影补贴的消费券之下 , 也没能把观众拉回到电影院 , 这也说明当前我国电影市场 , 正在迎来一场寒冬 。
根据猫眼研究院10月8日发布的《2024国庆档电影数据洞察报告》来看 , 我国电影10月1号至7号的总票房达到人民币21.04亿元 , 同比下降了23% , 票房双位数下降 。
总观影人次为5209万人 , 同比下滑了20% , 观影人次也是双位数下滑 。
其中总放映场次同比减少8.7% , 平均票价为人民币40.3元 , 同比下降1.6元 , 是过去四年来的新低 。
数据疲软之下 , 不少电影院都艰难求存 。
今年国产影片同样还是国庆档的最大赢家(好像也没什么进口片在国庆假期) , 总票房21亿元 , 其中国产片票房就达到了20.17亿元 , 占比96% , 其中《志愿军:存亡之战》以票房8亿拿下国庆档冠军 。
这个数字和往年相比 , 并不亮眼 。
种种迹象都表明 , 我国电影市场还没有走出寒冬 , 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 以今年国庆档票房为例 , 21亿的总票房 , 和2019年的44亿以及2021年的43亿总票房相比 , 仍是腰斩颓势 。
40元的票价 , 说多不多 , 说少也不少 , 如果是三口之家 , 观影费用就是上百元 , 在消费降级的今天 , 票房失利 , 似乎也是顺应宏观经济的周期 。
但在电影题材上 , 在没有明显爆款的影片之下 , 要想引诱观众进电影院买单 , 似乎也越来越难 。

针对这次国庆档电影 , 网上“抱怨”的人似乎也不少 。
不少人针对的点 , 还在于今年国庆档电影题材与公众情绪明显脱节 , 如今的观众更喜欢复仇类题材 , 而不是彰显正义 , 歌颂苦难的当红主题 。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
从电影表现来看 , 传统的正能量影片票房的确没有过去那么高了 , 但在一众其他电影题材中 , 依然能够拿到不俗的成绩 。
不过歌颂苦难的现实题材 , 在今年也的确不受那么待见了 。 徐峥导演的《逆行人生》没有去电影院看过 , 但在线上看完后 , 其实个人还是比较认可的 。
因为影片并没有遵循传统的“正能量”叙事结构 , 在结局处 , 徐峥依然换成了一个更小的房子 , 也依然还在跑外卖 , 并不是逆袭的传统剧本 , 本质上还是可以接受的 。
但对观众而言 , 这种题材类型的影片 , 的确有一种审美疲劳 , 也害怕导演遵循传统的叙事结构 。
当然 , 更多的说法还是认为 , 今天不是电影不行 , 而是大家的钱包不行 , 不足以支撑过去高频次的观影模式了 , 只有遇到特别好的电影题材 , 才会选择到电影院为此买单 。
而传统的主旋律电影 , 也的确考验着观众的钱包 。
本质上 , 国内电影更大的问题可能还在于“大片稀缺” 。 背后主要因素是电影制作的成本越来越高 , 框架限制也越来越多 , 常常沦为固定题材 , 传达特定信息的老套之中 。
在这样的框架下 , 投资方不愿意大胆突破 , 也让编剧内容普遍缺乏新意 。
这也导致小剧本、小制作电影更受青睐 , 例如《热辣滚烫》和《周处除三害》 , 这类电影没有什么大场面 , 成本好控制 , 剧情也相对没有场景的高要求 , 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
大环境不景气之下 , 宣布撤档的电影也有不少 。 例如《出入平安》和动画片《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 , 这两部电影在上映三天后 , 就因票房失利 , 决定撤档 。
【比国庆档票房下降更可怕的,是人们没钱了】撤档是为了来日再战 , 也是片商为了吸收前期的宣传成本 , 及时止损 , 以避免负评压力 。

电影票价过高 , 可能还是电影市场不及预期的主要因素 。
过去一张电影票二三十元 , 但现在普遍在40元以上 , 这也让消费者感到吃力 , 哪怕是一线城市接连出台观影补贴 , 也很难有起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