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毕摩是什么意思【彝族毕摩是什么意思,论述毕摩文化及其对彝族传统社会的影响】
毕摩是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祭司 。在彝语中“毕”为举行宗教活动时祝赞诵经之意,“摩”意为长老或老师 。毕摩产生的年代久远 , 据彝族传说 , 最早出现的毕摩家族是“施子史德”家,后来又有“两林”、“射舌”等家族相继成为毕摩 。
传说中著名的毕摩有阿都尔普、毕阿诗拉则两人,他们因法力高深而声名远扬 。相传毕摩原由彝族最高统治等级的兹莫担任,后由诺合等级担任,然后又传给被统治阶级的曲诺等级担任 。至新中国成立前,兹莫等级中的毕摩已属凤毛麟角 。诺合等级中也只有几个家族从事此业 。大量的毕摩都由曲诺担任,著名的曲诺毕摩家族有“吉克”、“沙马”、“曲比”、“阿育”等,这些家族都是传承久远的世袭毕摩家族 。
论述毕摩文化及其对彝族传统社会的影响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富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 。人口776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居少数民族第六位,并以“大分散 , 小聚居”的格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其最大的聚居区 。?
彝族也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 , 归纳起来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3大类 。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三观,即三界观(天界、地界、地下界)、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 。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 。在大凉山腹地美姑县 , 关于彝族毕摩的作毕仪式及其神话传说,仍在彝族民间广为流传 。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意为“有知识的长者” 。“毕摩”就是指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人 , 学界大多称他们为祭司 。彝族民众从古至今都认为毕摩是“智者”,是知识很丰富的人,他们识古彝文,掌握和通晓彝文典籍,通过念诵经文等形式和神、鬼沟通,充当人们与鬼神之间、祖先之间的矛盾调和者,并通过象征性极强的祭祀、巫术等行为方式处理人与鬼怪神灵的关系,以求得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所以说,毕摩既是彝族民间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和组织者,又是彝族宗教和信仰的代表人物 。
文章插图
什么是毕摩文化毕摩简介彝族所信仰的原始宗教 , 因其宗教祭祀的组织者、主持者是毕摩,俗称“毕摩教” 。“毕摩”是彝族音译,有祭司、经师、教师之意 , 汉文古籍中有“鬼主”、“奚婆”、“希波”、“ 觋爸”、“耆老”、“鬼师”、“布幕”等称呼 。因方言和意译不同 , 各地称呼不一 。他们掌握古彝书,拥有并通晓彝书经文“毕摩经” , 识民间风俗掌故 。民间一般认为,毕摩精通古今 , 能言善辩,知识高人一筹,是人神两界的沟通者 。他们除主持宗教活动外,还教授彝文、撰述与翻译彝经 。彝族认为毕摩是天神派来的祭司 , 各种祭祀皆由其主持 。毕摩传世彝族毕摩一般是男性,在传说中也有过女性毕摩 。多是世承家学 , 少数为拜师学业 , 一般为幼时拜师,称“毕日”,也有成年后到毕摩家中住学的 。住学者须缴学费 , 一般学3到5年才得出师自立 。每个受传者必须勤学苦练方能传承上辈毕摩的知识 。家族世承的毕摩在彝族人们的心目中,其能力要比无家传的毕摩高明,如安灵、送灵等重大的祭祖仪式须由家传的毕摩来主持 。毕摩一般不脱产 , 但为人做法事时要收取一定的报酬 。毕摩主要职责毕摩在彝族传统社会的主要职责可分为四类:一是主持祭祀;二是占卡;三是采药治?。凰奈?鞒置耸暮蜕衩鞑门?。毕摩诵经文毕摩主持的祭祀有作斋、作祭、作百解和节期祭祀等 。作斋是彝族同宗共支所举行的祭祖大典 。作祭是给死者指示灵魂归属的典礼 。作百解是人们遇到疾病或灾祸,以为是鬼神作祟,于是通过一定的祭祀活动,以求解除祸祟 。节期祭祀,如在火把节期间,各家延请毕摩至田间祭谷神,祈求丰年;在彝族年,则请毕摩主持仪式 , 献祭家神,法灾祈福 。占卜也是毕摩的一项主要职责 。彝人凡遇战争、械斗、狩猎、播种、疾病、丧葬、婚嫁、建房、进屋、出行、贸易、择日、断疑、调合等,以及出现各种异兆,都要进行占卜以决吉凶判断祸福。毕摩占卜的方式很多,有所谓掷木卦、胛骨卜、鸡骨卜、草卜、胆卜、鱼卜、布卜、酒气卜、画地卜、牲血卜等 。彝文经典中有大量医经,上有很多医药方面的记载,并有许多药理知识和药方,它是彝族传统医学得以传承的主要载体 。因此,彝族毕摩一般多明药性,在施行巫术时也行医治病 , 常用一些自制的动、植物药剂让病人服用 , 往往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彝族经文 盟誓和神判也是毕摩重要的法事活动 。彝族极重信义,凡战争、议和、家支间的重大协商,以及与外族交往商定协议时,均须双方盟誓 。盟誓仪式须请毕摩在一旁诵经念咒 , 求助神灵确保双方恪守盟约 。神判,即神明裁判,尤以财产失窃等引起的纷争 , 在援用习惯法解决不了时 , 多请毕摩主持神明裁判加以解决 。彝族的神判方式较多,有所谓捞油锅、漂灯草、嚼米、摸蛋、摸石头等 。彝族毕摩的经书是彝文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毕摩一切法事活动的全部过程,均有专门的图书加以详解 , 该类图书图文并茂,富有特色 。现保存下来的毕摩经书种类繁多 , 仅《爨支丛刻》所收毕摩经书即有《解冤经》、《指路经》、《权神经》、《做道场用经》、《玄通大书》、《占凶吉书》等 。这些经书中还保留有大量彝族传统文化 。法器法具文献与法器法器法具是毕摩从事仪式活动的手段和根据,是毕摩通达神灵、降妖除魔、禳灾祛祸、祈福纳福等所凭借的具有特殊神力的工具 。在凉山地区,毕摩常用的法器法具主要有法扇、法笠、法铃、签筒和经书 。此外 , 毕摩法具还有毕摩随身带的法网、护身物、鹰爪、虎牙、野猪牙象圈和作仪式时根据需要临时制作的响竹、水鼓等 。法网:彝语叫“海可”,是毕摩用来装载经书、法具和其它物品的网兜,一般由毕摩自己编制,编时用两根麻绳一根按顺时针一根反时针交错编成 。鹰爪,彝语叫“鹫西”,是毕摩的护法物,也是毕摩神力的象征,用老鹰足爪风干弯成,一般系于法铃上 。仪式举例大小凉山彝民当父母亡后,由亲子洗尸、剃头、换装,并将其脚蜷曲捆缚,上覆披毡 , 放在木板或蔑笆上,置于堂屋 。亲友吊祭,哭叙死者生前的许多优点 。彝族传统实行火葬 。火葬当天 , 由毕摩念诵“指路经”,列举地名,直至“祖先居住的地方” 。尸体烧埋后,请毕摩召灵做灵牌,灵牌放在小篾箩内,挂于锅台前墙上 。毕摩大小凉山彝族称祭祖为“作帛” , 他们认为死者未经超度,灵魂会滞留家中作祟,只有经过超度 , 才会升入乐土 , 成为神灵 。一般是每隔三代超度一次,富有之家 , 则每代超度 。作帛时间少则一两天,也有长达六七天的 。作帛时,家族亲朋携牛、羊或猪、鸡等前来献祭 。作帛时,毕摩用竹、木、山草在屋外搭祭堂 。祭祀仪式须按彝经规定,经过请祖灵、十二道场、护灵哭别,系由家属和亲友在村外的场地上哀哭转圈,鸣枪舞矛,表示惜别和驱除祖灵去阴间路上的邪魔 。最后将灵牌装入布小袋,送往山洞中供奉 。仪式彝经中有不少关于律历、天文、地理、历史、谱牒的专书,说明毕摩掌握并传承着各种知识 。他们集巫、医、史、文、法各种知识于一身 。但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毕摩在彝族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已逐渐淡化 。
推荐阅读
- 鳞次栉比是什么意思,比比皆是和鳞次栉比的意思一样
- 群科济世穷的上一句是什么
- 比翼而飞意思是什么,比翼齐飞的比翼是什么意思
- 勤王之兵是什么意思
- 贵州的车牌简称是什么
- 被穿小鞋是什么意思,职场中被穿小鞋的都是什么人
- 备案编号是什么,备案号是什么意思
- 意外险是什么
- 元曲四大家是哪四位代表作是什么,元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一样吗
- 私有化退市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