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蒲松龄翻译( 二 )




当我们看到凌凌漆简单到从对狗子态度就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 对小德温馨父子情感同身受,露出的温暖微笑时,我们能感受到他本身是纯净、简单的人,当然,如果你非要问我开场时那个大姐问他要过夜费的事,那我只能说不要只盯着那位大姐的职业 , 听听凌凌漆怎么说:人家以为是真感情好吧!


快刀蒲松龄翻译

文章插图


从这一点看,大多数作品中的刀客,无论是隐忍遁世、还是君子报仇、抑或是护佑忠良、铲除奸党,无论刀客手中的刀是拿在手中还是暂时放下,其一生已然被羁绊的因果咒缚,难以活得洒脱自在 。而凌凌漆呢 , 除恶务尽之外,他宁肯选择放下和相信,放下仇恨,相信美好:对狗子好的人是好人 , 相信自己的眼光 。这种简单 , 何尝不是那些陷入巨大爱恨情仇困境中刀客们的解脱之道呢?


因此,是什么让刀客拿起刀 , 又是什么原因让刀客把刀放下,是评价一个刀客是否是一名真正刀客的惟一判定标准 。




关中刀客:游走在红黑之间的群体


刀客群体始现于清乾嘉年间,成熟于道咸之际 , 而后炽盛于清末民初 , 且素来有刀客出关中之说 , 关中是地名,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现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区 。因此关中刀客即陕西刀客群体 , 他们行事风格亦正亦邪 , 可以被认为是带有山丹丹色彩的绿林好汉,最初,刀客这个称呼更像是个隐晦语,明里尊敬,心内惧怕,就像称呼黑社会大哥叫老板一样 。


快刀蒲松龄翻译

文章插图
关中风光


相当一段时间,刀客于历史上的“侠客”完全不沾边,没有半点“侠”“士”应有的品质,手持关山刀子 , 烧杀抢掠,为害一方 。至清末,已然在地方上构成“刀害”,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 。官府大规模抓捕之时,他们成股流窜,散作满天星 , 四处游荡;当官府放松时,他们聚成一团火,四处抢掠,劫富济贫,士绅百姓都深受其害 。因此 , 当时的他们性质和山东响马、东北胡子并无太大分别,色泽是黝黑黝黑的 。


快刀蒲松龄翻译

文章插图


关中第一位刀客据传叫王敢鸣,从小练拳习武,飞檐走壁,以关山刀子为武器 , 后因杀死仇人而亡命江湖,名气越来越大,以至于成为官府都头疼的人物,据《清史列传》记:


蒲城多盗 , 有刀匪,其首日王敢鸣,聚众屯井家堡界,蒲城、富平、临潼、渭南四邑间 , 匪坚壁深,濠备火器拒捕,民与匪往来自保 。


陕西一带据说有个叫《捉敢鸣》的话本,专门就是讲他的故事 。大家如果后面到了蒲城一带 , 可以寻访一下 。


另外一位非常知名的刀客叫严飞龙,人称关中大侠,刀法有三大特点:快、准、狠 。据亲眼见识过的刀客描述,在他和其他刀客生死决斗时,同时出刀,对方的刀尚未发力,严飞龙已经斩断对方的喉咙了 。


快刀蒲松龄翻译

文章插图


江湖上传得神乎其神的出刀只割破衣服,不伤皮肉,据传在严飞龙这也只是雕虫小技 。刀客为了练习力道 , 以木桩为模板,普通刀客必须一刀干净利落地斩开木桩,方算及格 。但严飞龙却可以做到一刀斩断木桩后,木桩还可以矗立不倒,这说明其在力量和准确度上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


快刀蒲松龄翻译

文章插图
砍木桩练刀




刀客的出现,是清中期以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催生出民间力量和各色群体的组合和结社,如刀客会,这是民间在受到压迫时以自己的方式试图体现意志和划分社会等级的诉求所在 。但他们的问题是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和诉求,因此组织松散、纪律涣散,行为模式是典型的江湖义气做派 。


后来,晚清革命党在屡次失败中,总结出了八字箴言“手无刀斧,何以反清” 。1905年,同盟会成员井勿幕从日本回国,在陕西筹备革命运动,介绍多名刀客首领加入同盟会,著名刀客王一山、高峻、王绪朝、党玉琨、党海楼、白喜、马豁、崔式卿、杨衰、王兴奎、曹育生、李兆祥、胡彦海等在后来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辛亥革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