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与好学的关系
【君子与好学的关系】
君子与好学是相互关系 。成为君子要经过不断地修炼打磨,让后天获得的文饰能够与质朴相得益彰 , 这个后天文采的修饰就是好学 。孔子认为君子的好学,不仅体现在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上,更表现为对正确方向和目标的坚守 。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 。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 。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 。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 。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家各派都在寻求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 。道家以无为而治为救世之方,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平乱之术 。君子所追求的是正义的事业 , 是伟大的事业,这种事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如何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孔子所关注的问题 。
君子好学不耻下问什么意思
第一种说法:
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此章在谈论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看似安于贫穷的行为,但其原因并非安贫,而是乐道.而其所乐的是何道呢?小弟以为这所乐之道有二:一是因为其志在学习及其所带来的乐趣,所以无暇顾及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亦即学而篇首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意;二是因为不取不合义的利,故乐自义来.除此之外,“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亦还有一层较为消极的意义即是:注重追求物质上的安饱,便容易因陷于物欲而失其应有的向学之志.
第二种说法: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此章的大意是:孔子说:“顾不上追求饮食的满足,顾不上追求生活的安逸,而对于学问之事和国家之事能够敏锐地观察和细微地思考,谨慎地发表言论,还能够向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求教,从而不断修正和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了.”
这一章主要讲了“生活”与“学习”的关系,讲了学习中的“敏事”、“慎言”、“择师”、“正己”的关系,并且指出这是一个人“好学”的特征.
在“生活”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不能两全.原因是:一个贪图饱食终日和生活安逸的人,是不可能潜心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相反,一个致力于刻苦学习、钻研学问的人,是不会有时间和精力过多顾及饮食是否满足、生活是否安逸的.因此,学校里太过注重穿着打扮、美食和玩乐的美女帅哥学生,学习成绩多不尽人意;而教学效果特别好的老师和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往往又都“不修边幅”,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当社会发展到了现在,“学习”和“生活”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不可偏废,这又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或关系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弄明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目标和重点.学生时代,自然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学好知识自然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和重点,因此,用于生活上的精力和对于生活上的要求可以少一点.成人以后,工作和生活自然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和重点,因此,用于生活上的精力和对于生活上的要求就可以多一点了.
关于学习中的“敏事”、“慎言”、“择师”、“正己”的关系.“敏于事而慎于言”,强调的是多学习而少发表、对事敏感而言行慎重、厚积而薄发;强调的是在学习中要练好“内功”的问题.“就有道而正焉”,强调的是要选择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而向其求教,以求其指正,以求效仿之;强调的是借好“外力”,即利用好导师的作用.这的确是学习之“道”、学习之“正道”.难怪有人、有许多人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能够遇上一位或几位好的老师,是人生之大幸;否则就是人生的悲哀!”,这与“人生能遇一知己足矣”如出一辙.
对于上述这类“君子”,孔子给予了“可谓好学也已”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表明了孔子关于“好学”的标准.我想,这一要求和标准,在当今仍然是适用的,仍然值得每一个“好学”之人遵循,仍然可以作为我们评判学生是否“好学”的基本标准.
以上就是关于君子与好学的关系的全部内容,以及君子与好学的关系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推荐阅读
-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做梦意味着睡眠质量不好,经常做梦的人是什么原因
- 《度华年》:为何苏容卿觉得与柔妃合作,就可以与长公主在一起?
- 五大秘笈让你过好夫妻生活的方法
- 王菲18岁女儿晒自拍,李嫣画烟熏妆看不出唇腭裂,美得好有高级感
- 糯米泡多久可以蒸,糯米要泡到什么样才算泡好可以蒸
- 英短和美短哪个脾气好
- 走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带有走之旁和走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 畅春园在今天的哪里 畅春园与圆明园关系
- 热龙芒果和澳芒一样吗 热龙芒果与其他芒果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