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的电负性
根据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电负性值可以看到 , C的电负性为2.55 , 随着原子序号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 , 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 。对副族而言 , 同族元素的电负性也大体呈现这种变化趋势 。因此,电负性大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电负性小的元素集中在左下角 。电负性越大的非金属元素越活跃,电负性越小的金属元素越活泼 。
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的标度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又称为相对电负性 , 简称电负性,也叫电负度 。电负性综合考虑了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首先由莱纳斯·卡尔·鲍林于1932年引入电负性的概念 , 用来表示两个不同原子间形成化学键时吸引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是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 。通常以希腊字母χ为电负性的符号 。
cl o c的电负性大小O的电负性最大,C的电负性最小 , Cl位于中间 。
c的电负性大还是I大i的电负性大 。
C的电负性为2.55,i的电负性为2.66 。
随着原子序号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 , 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 。对副族而言,同族元素的电负性也大体呈现这种变化趋势 。因此,电负性大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 , 电负性小的元素集中在左下角 。电负性越大的非金属元素越活跃,电负性越小的金属元素越活泼 。
cno谁的电负性大答:C、N、O三元素,O的电负性最大 。
1、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的标度 。但是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电负性略有不同 。
2、1932年鲍林提出的标度:根据热化学数据和分子的键能,指定氟的电负性为4.0(后人改为3.98),计算其他元素的相对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 。
3、按照鲍林的计算方法,C、N、O的电负性分别为:碳=2.55;氮=3.04;氧=3.44,应该是O最大 。
h和c的电负性怎么比碳电负性大于氢,氢 2.20 ,碳 2.55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 则有电负性c<n<o,h的电负性最小,故有:h<c<n<o,
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的标度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你说的确实是有机里比较费解的问题 。
1.对于丙烯 , 可以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两种办法解释 。诱导效应解释,则是sp3杂化的CH3比sp2杂化的派键电负性低,导致电子偏向派键一方 。用共轭效应解释,则是CH3的C-H键与双键(派键)形成了超共轭(这里打不出来,音译一下,这种共轭叫丝个马-派共轭),这是推电子共轭 。
有一点很重要,对于这种推电子共轭效应 , 涉及双键时 , 是按共轭链传递的,这点在苯环上体现得最明显,并非与推电子基直接相连的那个碳上显负电性,而是β位上的碳显负电性 。推电子的作用,是把相邻的派键上的碳的电子推到了β位的碳上,所以,对丙烯,就是CH的碳带正电,CH2的碳带负电 。
2.对1-氯丙烯 , 只能用诱导效应解释 。身为卤素的Cl的电负性必然大于与它直接相连的碳的电负性 , 所以碳-氯间的电子云偏向Cl,故碳显正电性 。
其实,我觉得有机的这部分内容还有很多漏洞,理论还不是很完善 。
目前,公认的有机经典教材,当属北大的刑其毅等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了 。你可以再参考一下那里的东西,我仔细看过的 , 觉得很有帮助 。
为什么镓的半径小于铝
电负性和电离能的大小除了与原了的半径有关外,还与电子轨道的空间结构有关 。
C的半径虽然只有Cl 的一半,但单原子 C 外层的4个电子是发散分布在C核两侧,
而Cl 的7个电子组成的空间结构,留下的一个缺口,这个缺口能强力吸引电子 。
只有深刻理解电子轨道的空间结构,才会搞清楚 。
当然在教科书里是找不到答案的 , 因为现有的理论认为原子里的电子是没有轨道的 。
如何判断o和cl的非金属性
电负性:C2.55 Cr1.66 CL3.16 Ca1.00 CS0.79
1.总体上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小非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
2.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的趋势
3.同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推荐阅读
- 全智贤的全家福首曝光,8岁长子身高1米7,6岁次子继承妈妈美貌
- 对黄霄雲的恶意,还能再大点吗?
- 腓利门书的主题是什么,雅各书的主要信息及中心思想是什么
- 澳大利亚特色植物有哪些,澳大利亚国徽上的植物哪四种
- 齐恒晋文之事之的意思
- 长得像狐狸的狗叫什么
- pr支持的格式有哪些
- 防溺水六不一会分别是什么 防溺水六不一会的内容分别是
- 文化石装饰电视墙风水上有禁忌吗 文化石装饰电视墙风水上有禁忌吗为什么
- 黄秋菊花的花语和寓意 菊花的花语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