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黑云衔猛雨,忽作漫天白练垂


坐看黑云衔猛雨,忽作漫天白练垂

文章插图


夏雨是我见过最不可思议的奇观 。


它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我身边的景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眼见白云飘飘闲逸在天上,闭眼之间已然乌云密布,裹挟着不知从何处携来的沙尘,排山倒海般袭过,待云销雨霁 , 眼前清明,只见一地泥泞 , 方才那急骤的暴雨早不知何处,偶闻阵阵雷声,在阳光下营造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委实可恶 。


故此,借前人之语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吧 。其一,我觉得这该是它最主要的特点 , 来得急 。这里所说的急 , 有急切之意,说下就下,毫无喘息之时,更主要的还是其雨下得很猛烈,豆大颗直愣愣从天而降 。


首先它先惊了词人杨万里的误入藕花深处的美梦 。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
聚作水银窝 。泻清波 。
——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西湖水波,菡萏清香,一一风荷,忽被惊扰,起先还是会恼烦的 。但南柯一梦,梦虽美,却不实,倒不如在簌簌作响中欣赏池塘中的一页光景 。于是这急雨倒变成了梦境与现实沟通的桥梁,且只有急雨才能唤醒词人,细雨、微雨都不行,他以一“打”字来形容其猛烈,最适不过 。


坐看黑云衔猛雨,忽作漫天白练垂

文章插图


而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是这样形容夏雨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苏轼观察事物非常细致,概括能力也极强,譬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他虽没有点明是暴雨还是微雨,但是凭借一“空蒙”我们就可以判断此雨必定不大,若雨极大 , 那么那若隐若现的朦胧山色便无法很好地去表现出来,这一处说不通,三四句就不好去概括 。


所以在望湖楼醉书这首诗里,他不是刻板地去写夏雨是如何抵达、如何展现在大家面前,也并没有借助长篇大论,只以“白雨跳珠”四字就充分概括完毕,凝练之强,不愧为大家 。怎么看这四个字呢?他为什么不说暴雨跳珠,也不说急雨跳珠呢?明明都可以说出夏雨特点,却要用“白“字呢?


坐看黑云衔猛雨,忽作漫天白练垂

文章插图


其实雨滴本身是无色的,只有当其下得急切、猛烈之时,这时就会产生其是白色的幻觉,它们争先恐后般降临在人世,都想抢夺人间一席,于是挤压掉空气,放任自己钻入,不留一点空隙,似白练般从天而降,用“白”字不仅与“黑云”对称还概括了夏雨的特点,这点就非常妙 。而雨落下时,只有力度之强 , 才会有“跳”这一后续 , 毕竟细雨、微雨,没有力度,从天到地就只是一条线,而夏雨不同 , 它落下时后劲很大,需要反弹一下才能真正与地面相汇,反弹时不可能都按照各自的轨道去涌入 , 杂乱无章,于是就有了“乱入船”这一幕 。这些都是苏轼观察到的,以最实际的语句写出,简单易懂却画面感极强 。


基于此,文人写夏雨时就爱用“打”“跳”之类的动词,譬如“柳外轻雷池上雨 , 雨声滴碎荷声”中的“滴碎”,“ 风如拔山怒 , 雨如决河倾 。屋漏不可支,窗户俱有声”中的“倾”,“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的“喷” 。都不必见物 , 只在书中窥见这些动词,当日雨之状、雨之力、雨之大就可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而看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沾”,便只觉轻柔,其区别就像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的关西大汉与执红牙板高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十七八女孩儿 。一个粗犷一个温婉 。


坐看黑云衔猛雨,忽作漫天白练垂

文章插图


第二个特点便是收得快 。刮雨时,仿似世界末日,整个苍穹阴云密布 , 一层一层叠加,笼盖着四野,强风呜呜作响,房屋在雨幕里,显得如此孤苦伶俜,只需几分钟,水便能淹没脚踝 。当众人绝望地准备投降屈服于其下时,它又瞬间收?。?舴且坏亓杪?,根本无法判断其是否来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