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
“白马作”毛笔
文章插图
如果要把毛笔“藏”身上
如何优雅又方便?
看看两千年前的古人怎么做↓
毛笔当发簪
古人的时尚有点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
喜欢在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
看起来儒雅 , 用起来方便
其实 , 古时候的文人
也掌握了这种时尚精髓
文章插图
他们把毛笔簪头上
既解决了无处放笔的问题
又能做到随取随用
仔细看就会发现
“白马作”毛笔笔杆的尾端有一个钝尖
据说 , 这是为了方便
把笔杆插进发髻里
文章插图
这支毛笔出土时
在墓主人头部左侧的位置
因此研究人员推测
在墓主人入殓时
这支毛笔就簪在他的头发上
这也证实了汉代文官的“簪笔”习俗
方便→身份象征→方便
时尚仿佛是个循环
目前最早的关于簪笔的记载
出现在《史记·滑稽列传》中
“西门豹簪笔磬折 , 向河立待良久”
文章插图
除了文字记载
还有“照片”为证
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
一位官吏双膝下跪
双手捧举案牍
耳旁便插着一支毛笔
文章插图
后来,簪发的毛笔从“洗干净也能用”
变成“没蘸过墨的白笔”
这种时尚也就正式变成一种“身份符号”
被称为“簪白笔”
这支毛笔自带“署名”
——“白马”
文章插图
“白马作”毛笔通长23.5厘米
正是汉制长度单位的一尺
与《论衡》所谓“一尺之笔”相吻合
说明当时的毛笔制作
已经有了成熟严格的规范
而且它也具备古人对一支好毛笔的要求
“尖、齐、圆、健”
即所谓“笔之四德”
适合在竹、木质地的简牍上书写
文章插图
除了笔杆尾端略尖
这支毛笔与现在的毛笔相差不大
浅褐色的竹制笔杆
中下部阴刻隶书“白马作”三个字
刀法工秀整齐
因为汉代保留着工匠实名制的传统
所以研究人员认为
“白马”就是制作这支毛笔的工匠的署名
文章插图
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
这支毛笔依然保存完整
被认为是我国汉代毛笔的代表作
两千年前
这支“白马作”毛笔记录了历史
如今,这支毛笔本身成了一段历史
文章插图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荣梦岩 视觉丨丁丽洁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武贺
【两千年前的古人,如何随身带笔写字】特别鸣谢丨甘肃省博物馆 总台甘肃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推荐阅读
- 孩子换牙是所有的都换吗,儿童的乳牙是全部都要更换的
- 金秀贤的力量!《Knock Off》已经确定制作第二季
- 偷一句,他们会翻烂你的朋友圈的搞笑句子
- 《庆余年》听闻范闲死讯“百米冲刺”的庆帝为何听到范闲参奏二皇子和长公主后却气的拂袖而去
- 盆栽菊花的养殖方法 怎么养护菊花
- 游戏代练 一碗怎样的青春饭
- 女生屁股后面的两坨“黑印子是什么?
- 游戏代练:用“玩命”赚的钱,为缺失的爱“买单”
- 暴利还是辛苦钱,游戏代练的收入如何?
- 微信朋友圈如何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