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玻璃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呢( 二 )


落料

在中国古代,玻璃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呢

文章插图
落料指在缸中混合各种原料 。孙廷铨《颜山杂记·琉璃》记载:“琉璃者,石以为质 , 硝以和之,礁以煅之,铜、铁、丹铅以变之 。非石不成 , 非硝不行,非铜铁丹铅则不精,三合而后生 。”清代玻璃的制作 , 以矿石为主要原料,以硝(硝酸钾)来调和(发生化学反应),以礁(就是焦炭)来烧炼 , 以铜末、铁屑、丹铅等金属物做着色剂,使玻璃呈现各种颜色 。
《广州行记》中记录了他所见到的原料混合:“首先,在铁盘中放入20公斤的锡铅合金和20公斤的铅一起烧熔,在烧熔时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且加入30公斤的砂(广东人取名为Shek-fun),该砂取自广东重要的政治划分区域,人们收集含有这种砂的石头,将它们放在研钵中由水力驱动的杵捣研磨成较细的粉末 。铅、锡铅合金和砂的混合物会充分烧熔,倒入由泥或土制成的罐(坩埚)中,在接下去的24小时中,还会加入30公斤的硝石和一定量的碎燧石玻璃,再次充分烧熔,这一过程会持续整整24小时,然后制得的玻璃液体就可以用来吹制了……”
做料炉
在中国古代,玻璃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呢

文章插图
图中描绘的是劳动者在向窑炉中添加原料的场景 。英国传教士李太郭(George Tradescant Lay)1843年来到广州 , 在其《真实的中国人》(The Chinese as They are: Their Moral Social and Literary Character)一书中记载了他亲见的广州玻璃窑炉:“窑炉是一座圆柱形的石造建筑,一侧凿孔,底部火源加热 , 内部的坩埚倾斜成一定的角度以便存放热熔玻璃液体 。加热时,窑炉口部分遮盖一半圆形铁质圆盘 。”
熔料
在中国古代,玻璃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呢

文章插图
矿石原料在熔炉中熔化成液体,这个时候需要用铁质吹管入炉取料 。在清朝早年,铁质吹管尚未被使用,需要同时使用琉璃管和铁杖两种工具 。具体的操作工艺 , 孙廷铨《颜山杂记·琉璃》中记载:“凡制琉璃,必先以琉璃为管焉,必有铁杖、剪刀焉,非是弗工 。石之在冶,涣然流离,犹金之在熔,引而出之者,杖之力也 。受之者,管也 。授之以隙,纳气而中空,使口得为功,管之力也 。乍出于火,涣然流离,就管矣,未就口也 。急则流,缓则凝,旋而转之,授以风轮,使不流不凝,手之力也 。施气焉 , 壮则裂,弱则偏,调其气而消息之,行气而口舌皆不知,则大不裂,小不偏 , 口之力也 。”
熔料时要适时用嘴通过吹管吹气,将玻璃吹成空泡 。但吹之前需要注意,刚从炉中取出的玻璃温度很高 , 是以一种稀薄的流体状态缠在管上的 。这之后需要掌握温度,吹得太早液体玻璃就会流掉,吹得太晚玻璃就会凝固 , 所以需要把吹管不断转动,以防止流掉,也可以将吹管在空气中舞动 , 使其快速冷却 。等到温度合适,玻璃不流不凝之时 , 就可以进行吹制生产 。吹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吹气时用力的大小,并且要使用特别的呼吸吐气方法 。
李太郭在《真实的中国人》中这样描述:“吹制铁管一般长3.5尺、直径为1寸 , 一端为球形用于挑取液体玻璃料 。吹制工匠们将吹管伸入窑炉内,接触玻璃液体后连续转动吹管,挑取一定量的玻璃后取出 , 在搁凳上用带有较长手柄的铲形工具均匀塑成球形 。多次重复这一过程直到获得足够的玻璃液体后,工匠们便开始吹气,根据重力作用玻璃膨胀 , 通常人们会在地上开个凹槽,以塑造玻璃球体 。”
吹玻璃
在中国古代,玻璃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呢

文章插图
约在公元前200年,巴比伦发明了吹管制造玻璃的方法,此后传入罗马、波斯,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 。
孙廷铨《颜山杂记·琉璃》中称:“吹圆球者抗之 , 吹胆瓶者坠之 。一俯一仰,满气为圆 , 微气为长 。身如朽株,首如鼗鼓 , 项之力也 。引之使长,裁之使短,拗之使屈,突之使高,抑之使凹,剪刀之力也 。”
扇风玻璃
在中国古代,玻璃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呢

文章插图
图中的男子正通过用扇子扇风使玻璃冷却 。李太郭在《真实的中国人》一书中也有记录:“作坊中一般雇佣三人,一个会在窑炉边为挑料者扇风冷却 , 以至于不被窑炉中的热量灼伤,世界上也许没有人比中国人更懂得扇子的原理了 。另一个助手会在挑料后关闭炉门 , 并进行必要的吹制 。由于使用木炭,因此有足够的热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