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全网群嘲、网友举报,她怎么还敢上节目?( 二 )


黄绮珊的评分达到惊人的92分 , 然而 , 当她展示评分牌时 , 一些网友发现分数上明显有涂改的痕迹 。

由于数字从“72”改为“92” , 因此有很多观众怀疑黄绮珊是被节目组刻意安排的 。





如果黄绮珊没有取得高分 , 那么孟美岐将成为这个赛道上唯一失败的选手 。

另外一位落败的选手是一个没有任何舞台经验的跨界素人 。

黄绮珊在她的评价中明确表示这个分数是对孟美岐的鼓励 。

然而 , 对于其他选手而言 , 无论是人情世故、节目组的操作抑或资本的操控 , 都是一种看不见的不公平待遇 。

就像周深所说的那样 , 观众并没有责任去对你的经历产生同情之情 。



观众评判舞台质量的标准 , 若强调同情分反而会引发观众的反感 。

资本参与节目策划过程必然导致综艺节目剧本化 。

只要剧本不太明显 , 观众也可以接受 , 但不能低估观众的智商 。

《舞台2023》进入淘汰赛阶段后 , 由于综艺剧本过于显而易见 。



观众开始对节目本身提出质疑 , 而不是只针对选手 。

选手要被淘汰的规则是 , 根据公演舞台排名 , 排在第八位及以后的选手会被淘汰出局 , 而幸运的是其中一个选手有机会获得复活 。

每当一场舞台表演结束 , 观众和导师会根据选手的表现来决定是否推荐他们 。

复活选手的权力将被授予与观众选择和导师选择最为契合的导师 。

喜爱度最高的选手并非直接复活 , 而是由导师拥有复活的权力 。

黄绮珊是导师 , 她不确定该如何做出选择 , 于是将权力转交给了王嘉尔 。




复活的选手最终是一位舞台表现平平、被人们普遍看衰的选手 , 而非喜欢度最高或实力最强的 。

王嘉尔提出的建议引发了争议 , 结果迅速出炉 , 甚至导致战火蔓延到他身上 。

事实上 , 不管是选择导师还是观众的反应 , 都是节目组设计的一部分 。

在这个节目中 , 导师们的最大作用是被迫去遵循内娱的人际关系礼仪 。



节目自身的规则设置除了极其复杂 , 还存在着原始资本和场外资本之间的差距 。

让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节目规则以及一些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 , 以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 。

强调的是 , 介绍节目规则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批评节目规则过于复杂 。

当内容本身无法支撑规则时 , 复杂的创意设定便从优点转变为缺点 。

舞台设置了五种生存模式供选手选择 , 作为节目的起始阶段 。

一个模式被称为孤勇者 , 其标签是“与自己比较 , 决定自己的胜败” 。



选手在上场之前会设定一个分数目标 , 如果导师最终给出的分数超过了这个目标 , 则挑战成功 。

最终的得分是由导师分数和预设分数的10%加权求和得出的 。

挑战未能成功 , 将从预设分数中扣除10% 。

选手有两次表演机会 , 可以选择其中一次作为最终得分 。 这是第二种模式 , 适合胆小鬼 。

平凡者是第三种模式 , 它的好处在于风险为零 , 不会有损失 。 然而 , 坏处在于收益也是零 , 导师给多少分就只能得到多少分 。


在这个模式中 , 被称为挑战者的选手可以从先前上场的选手中选择一位进行挑战 。 如果挑战者的得分超过被挑战者的分数 , 则挑战成功 , 并且总分还能增加对方分数的百分之十 。 但如果挑战者失败 , 则会扣分 。

冒险者是一种模式 , 它的风险与回报都很高 。 如果能排名前五 , 将获得“免死金牌” , 而失败则会扣除100分 。



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是导致这个赛制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

尽管一开始看起来很有创意 , 可是实际上不仅观众难以理解 , 就连参赛选手也难以理解 。

在舞台初期 , 挑战者赛道上的黄誉博成为了被规则放逐的典型代表 。

他穿着一件披风 , 身体燃烧着热血 , 对规则毫无了解 , 最终遭受惨败而归 。



作为一名挑战者 , 我们不仅需要评估自己的能力 , 还需要考虑对手的实力 。

孤勇者赛道的选手是黄誉博所选择的挑战对象 。

最终 , 对手巧妙地利用了规则中给予孤勇者的机会 , 并且由于导师分数的高额加成 ,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359分 。

除了导师组的王嘉尔外 , 其他四位导师都参与评分 。 这意味着每位导师需给予90分 , 才能使黄誉博获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