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都在做科研,拿不到项目的青年教师被安排很多课( 二 )


我就想起 , 有一阵我想尝试下股票 , 遇到股灾 。 我是一个新手 , 遇到股灾 , 本能地我要撤 , 但那时不懂 , 媒体上说 , 国家要救市了 。 于是 , 我天真地就在里面等着 , 结果是越套越深 , 最终我彻底远离股市 , 因为搞不懂各种声音的意图 , 好多还是官方的声音 。
关于教学和科研也是 。 一方面说重视教学 , 一方面对科研不好的 , 教学极好的人毫不留情 。 前几年 , 清华有个新闻 , 挺轰动的 。 清华人事改革 , 一大堆的政策 , 但被清华老师总结为非升即走 , 就是讲师、副教授在规定年限里没有评上副教授、教授 , 那么 , 对不起 , 请你离开清华吧 。 评教授、副教授靠的可是论文、科研成果 , 可不是教学成果 。
清华一个挺轰动的新闻是:2014年 , 外文系一位讲师 , 9年满了 , 没有评上副教授 , 要转岗职员 。 学生发起了请愿 , 认为她是外文系最负责任的老师 , 但这个并没有打动校方 。 除了这位老师 , 还有一位数学老师 , 在清华更为出名 , 称为“大清第一助教” , 讲线性代数的 , 广受学生喜爱 。 照样为了这个原因离开了清华 。
清华不会对教学好 , 科研不好的老师网开一面 , 但有可能对科研好 , 教学不好的老师网开一面 。 学校每年会对工作量进行考核 , 教学和科研 , 很多科研大牛的教学很马马虎虎 , 教学学时不够 。 怎么办?花钱买 , 一学时多少钱 。 对于每年研究经费千万元的大牛来说 , 真的是很少的钱 。
现在反过来看看 , 据新闻报道 , 在2017年 , 清华举行首次长聘教授聘任仪式 。 校长在会上说:
“世间上百年名校无非育人 , 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 。 ”类似的话 , 全国的校长们讲过不少 , 跟真正的行为相比 , 是不是很可笑?如果有些青椒听了这话跟着做 , 是不是很傻?
当然 , 功成名就之后就可以来教学生了 。 教学生其实另有一种乐趣 , 据我所知 , 很多教授也挺喜欢的 , 但只能当上教授之后再干 。 现在很火的姚期智院士 , 他在清华亲自上课 , 爱跟学生交流 , 当然 , 这样的科学家需要大加宣扬 。 只是要注意 , 他已经获过图灵奖了 , 获过图灵奖再做教学 , 那是大大的加分项 。
上个月中旬 , 姚期智获得了首届教学大师奖 , 从这个奖金额度来看 , 将是中国老师教学方面的最高奖了 。 其他还有5位老师是杰出教学奖 。 说句实话 , 姚期智在教学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 应该是不如其他5位老师的 , 他得教学大师奖 , 跟他是图灵奖得主是有一定关系的 。 一位普通教授 , 穷其一生扑在教学上 , 也没人看你一眼 。
我有一位同学 , 他妈妈是一位院士 。 他介绍他妈妈对他如何关心 , 就是在工作空闲的时候 , 能陪他打羽毛球 , 让他很感动 。 我们说 , 像我们这种普通妈妈 , 一天24小时操心、操劳小孩的事情 , 也不会让小孩感动的 。
所以啊 , 在高校的老师们 , 千万不要以教学为重 , 虽然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 , 但学校不喜欢 。






问题中的前两句话表述都是不准确的 , 教授们不是愿意搞科研 , 拿不到项目的老师也并没有被刻意安排上很多课 , 但教学和科研确实都很重要 , 是高校发展的两架马车 , 短了一个都不行 。 传统上高校一般都重科研轻教学 , 但从最近的政策来看 , 高校的教学也应被更加重视才行 。
教授做科研并非全都是他愿意现在对高校老师的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 , 给老师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 除了个人意愿外 , 至少还有三个原因驱使教授们搞科研 。

  • 第一、在高校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 高校老师不仅要被安排上很多课 , 还必须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 , 不同职称的老师考核的指标工作量不同 。
  • 第二、高校对科研成果都有配套奖励 , 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就可能奖励他基本工资的数倍 , 这对老师来讲是很诱人的 。
  • 第三、学校对各学院每年的科研任务也有目标要求 , 若完不成目标 , 会影响整个学院的绩效考核 。 所以 , 学院为了完成年度科研任务目标 , 必须动员全院所有人申请课题和完成定量的科研成果 , 所以教授有时候也会被动员搞科研 。
当然学校之间的政策也有不同 , 有的学校可能对教授级别的可能宽容一些 , 要求没那么严格 , 搞不搞科研也就更多地看他们的意愿了 。
拿不到项目的老师并不会被刻意安排很多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