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镂雕文房摆件(富春聚贤)

寿山石镂雕文房摆件(富春聚贤)

文章图片

寿山石镂雕文房摆件(富春聚贤)

文章图片

寿山石(Shoushan Stone) ,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特产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3

寿山石是中华瑰宝 , 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 。 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
寿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贵石材 , 其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 , 色泽浑然天成 , 色界分明 , 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点 , 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 并于2003年被确定为“国石”候选石 。
若以矿脉走向 , 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 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 , 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 , 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 。 经过1500年的采掘 , 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
由于寿山石“温润光泽 , 易于奏刀”的特性 , 很早就被用于作雕刻的材料 。 1965年 , 福州市考古工作者在市区北郊五凤山的一座南朝墓中出土两只寿山石猪俑 , 这说明 , 寿山石至少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 , 便已被作为雕刻的材料 。
元代篆刻家以叶蜡石作印材 , 使寿山石名冠“印石三宝”之首 , 登上文化大雅之堂 。 加上明、清帝王将相的百般青睐 , 从而形成寿山石雕刻艺术从萌芽到发展到鼎盛的一脉独特的民间工艺文化史 , 寿山石雕也成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喜爱的文化艺术珍品 。
在梁克家的《三山志》中写道 , 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 , 并用于雕刻 , 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 , 成为宫廷的玩物 。 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 , 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 。 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 。 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 。 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 。 元末 , 开始用寿山石刻印 , 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 , 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 , 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 , 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
寿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经开始 。 因为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 , 建于唐光启三年(887年)的寿山村“寿山广应院”被焚于火 。 火后在“广应院”的故址留有许多寿山石 , 以后被称为“寺坪石” 。 所以明·徐火勃的《游寿山寺》诗写:“草侵故址抛残础 , 雨洗空山拾断珉 。 ”“断珉”指被“广应院”僧人收藏过的“寿山石” 。 资料记载 , 明末 , 曹学铨发现并开始收藏田黄石 , 至清代“寿山石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 , 于是在收藏寿山石雕品的同时 , 也掀起收藏寿山石原石的热潮 。 并且 , 在那时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就有“易金十倍”的价值 。




【寿山石镂雕文房摆件(富春聚贤)】此件寿山石镂雕文房摆件是福州特有的名贵石材寿山石雕刻而成 , 其石质脂润、色彩斑斓 , 色泽浑然天成 , 色界分明 , 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点 , 藏品整体有老货的包浆与神韵 , 根据雕工分析符合清代时期的特征 , 落款:富春聚贤 , 庚金秋作 。 经综合鉴定为清代雕刻 , 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