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十年浮沉,与改变命运的大模型


AI十年浮沉,与改变命运的大模型

文章插图
来源:远川研究所
2019年 , 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向白宫递交了一份颇为“诡谲”的报告 。这份长达750页的文件 , 核心观点其实只有一句话:若美国再不加大投资 , 中国将彻底主导AI领域[1] 。
【AI十年浮沉,与改变命运的大模型】施密特此举其实有“骗经费”之嫌:一年前 , 谷歌曾迫于舆论压力退出了一个政府AI项目 , 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但报告本身却并非胡诌 。同年 , 美国数据创新中心也发布了一份报告 , 声称中国AI实力全球第二 , 且在数据等层面比美国更具优势[2] 。
在全民追赶GPT的今天 , 这则旧闻读起来颇有几分“魔幻感” 。
AI十年浮沉,与改变命运的大模型

文章插图
报告甚至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
然而 , 施密特口中的AI , 与如今人们谈论的GPT并非一个东西 。
以GPT为代表的AI , 指的其实是大模型 。它拥有生成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能力 , 像是个文艺青年 。但彼时让美国人深感威胁的 , 多指识别型AI(小模型) 。它擅长各类数据分析工作 , 如同一个木得感情的运算机器 。
大模型走红前 , 识别型AI曾被寄予了太多改变世界的厚望 , 在中国催生了一段群雄并起、热钱涌动的黄金岁月 。巅峰时期 , 中国AI初创企业的融资金额甚至超过了美国——李开复将其形容为“有三个AI专家就能估值7亿、靠AI概念就能忽悠投资人” , 也不怪美国人感到焦虑 。
只是好景不长:后来VC陆陆续续退出 , 曾经风头无两的独角兽也褪去了身上的光环 , 残暴的欢愉最终以残暴终结 。
对此 ,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曾打过这么一个比方:大模型出现前的AI像是氧气——本身很有价值 , 但自己不会燃烧 , 必须找到可燃物才能把价值给发挥出来 。这里的“可燃物” , 指的是落地场景 。
AI起起落落这十年 , 成也场景 , 败也场景 。
旧范式的困境
2016年 , 谷歌AlphaGO不仅彻底颠覆了围棋 , 也改变了当时的AI创业 。一时间 , VC、科学家、大学教授 , 乃到各路乡镇企业家 , 无一不在谈论着AI商业化的可能性 。短短一年时间 , 国内诞生了528家AI企业 , 催生371起AI投融资 , 同比涨幅达到了38.9%;同一时间 , 中国AI企业申请了9000多项AI专利 , 几乎是美国新增专利数的两倍有余[3] 。
不过 , 整个行业闭眼狂奔的同时 , 鲜有人会注意到初冬的号角已经悄悄吹响 。2019年 , 繁荣戛然而止 。
首先是融资遇冷:这一年的AI融资金额仅有186亿元 , 相比2018年直接腰斩了一个0 。受此影响 , AI初创企业的数量也大幅缩水 , 仅有鼎盛时期的1/20 。至于那些从竞争中幸存、成功“上岸”的AI企业 , 其财务状况仍旧惨不忍睹 。据不完全统计 , 近九成AI企业都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4] 。
AI十年浮沉,与改变命运的大模型

文章插图
大起大落背后 , 是AI长期以来的产业化困境 。
2021年之前 , 业界三大主流AI技术分别是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识别 , 本质都属于识别型AI 。单从技术层面来看 , 上述技术都具备着充分的下游应用空间 , 想象力充足 。
例如在“AI+安防”领域 , 2020年时已有453亿元的市场 , 且增速可观 , 预计到2025年时市场规模将再翻一番[6] 。
可下游需求不断扩大 , 并无法拯救亏钱的AI企业 。识别型AI的技术特点 , 决定了它是一门技术、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生意 。
识别型AI采用的是小模型——这是一种专为特定任务而生的技术 。在实际训练小模型时 , 研究员只需给AI灌入标注过的特定数据 , 便能让AI获得对应的能力 。如果想要一个能抓“闯红灯”的AI , 那么无需教它语文数学 , 只要让它从小学习各种闯红灯的视频即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