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先驱,晚清思想启蒙家,龚自珍

|改革的先驱,晚清思想启蒙家,龚自珍

文章图片

|改革的先驱,晚清思想启蒙家,龚自珍

在阅读此文前 , 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 ,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 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 , 感谢您的支持 。晚清时期 , 在浙江出现了龚氏家族中最杰出的一个人物 。 他8岁开始研究经史 , 13岁创作文集 , 19岁参加乡试 , 步入仕途 。 然而 , 生活在这个腐朽没落、行将崩溃的时代 , 他的一生 , 又将会是怎样的呢?
这是公元1829年的二月的一天 , 北京城内的一间普通民宅里 , 一位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 此时 , 他迫不及待地赶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 在那里 , 今年会试的结果揭晓了 。 他是这次会试的考生之一 , 然而和其他的考生相比 , 这位男子显得更加心慌不安 , 因为这已经是他的第六次会试考试了 。 几天后 , 这位中年男子俯首案边 , 写下了他人生的第一封求职书 。 十年寒窗苦读 , 终于历经六次而考中进士 , 今天 , 他终于可以迈进翰林院的大门以求得翰林学士之职 。
他 , 就是晚清的启蒙思想家——龚自珍 。

金榜题名后 , 龚自珍带着喜悦的心情踏入翰林院求职 , 然而 ,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 他便走了出来 , 其表情与刚刚踏入翰林院时截然相反 。 失落 , 显然预示着求职的失败 。
究竟是什么原因 , 翰林院会如此之快拒绝了他的求职呢?
龚自珍走出翰林院后便进入了一家酒楼苦闷地喝起酒来 , 刚刚在翰林院发生的那一幕 , 让他再一次不禁悲痛欲绝 。
翰林院是中国历史上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 , 对书法的要求极为严格 , 要想成为翰林学士 , 那写的字必须是馆阁体 。
也许是造化弄人 , 当时翰林院最盛行的字体是馆阁体 , 恰巧是龚自珍最不擅长的字体 。 所习字体不同而不能录用 。 就是这个不成文的规定 , 将龚自珍挡在了翰林院的门外 。
回想过后 , 独自喝着闷酒的龚自珍又接连被另一个问题困扰的心烦意乱 。 显然 , 此时的翰林院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 , 可中得进士的他依然还有其他可以选择的余地 。 如今 , 是继续留在京城担任其他职务 , 还是前往他地担任地方知县 , 成为了他所要选择的问题 。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 龚自珍最终做出了决定 , 他还是选择留在了京城 , 这一留便是十年 。 在这十年里 , 龚自珍上书朝廷 , 创作了文集百卷 , 来反映自己的改革思想 。
历史上 , 改革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 , 而龚自珍就如同多数改革的先驱始终没有受到当时朝廷的重用 。 官场的失意 , 推行改革的挫败 , 或许是心灰意冷 , 最终 , 他决定辞官南归 。
这一天是公元1839年4月23日 , 48岁的龚自珍收起了自己所有的书籍黯然地离开了京城 。

二十年的艰辛历程 , 终究得到的只是一场愤恨与失落 。 在回乡途中 , 他借诗抒情 , 记录自己走过的这段人生路程 , 写下了一篇篇震古烁今的诗词 。 这一年己亥年 , 因此 , 他便将这本诗集命名为《己亥杂诗》 。
仅仅时隔一年 , 鸦片战争爆发了 , 平静的广东珠江口被英国入侵军舰的火炮声撕裂 。 大清王朝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时刻 。 而最高的统治者还醉生梦死在歌舞升平之中 。
就在此刻 , 龚自珍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 率先发出了拯救国家的呐喊:
【|改革的先驱,晚清思想启蒙家,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残酷的历史重新上演 , 龚自珍又一次被清政府摒弃了 。 第二年 , 他突患疾病 , 暴卒于江苏云阳书院 。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落花的生命终止了 , 但它会化作一方春泥保护和滋养着新的花枝 。

晚清时期 , 主张维新变法的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这样讲道:
晚清思想之解放 , 自珍确有功焉 。 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 , 大率人人皆经过 , 崇拜龚氏这一时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