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是哪五种动物——五毒是哪几种动物?( 二 )


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 。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于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 。《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 。
《梦粱录》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这是宋代之俗 。《燕京岁时记》又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 。”这是清代之俗 。
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你为“倒灾葫芦” 。至今民间仍有悬镜于门以避邪之俗 。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见《唐国史补》 ) 。所以后世多于门前挂镜驱邪 。
蛇属于爬行纲蛇目 。身体细长,四肢退化,身体表面覆盖鳞片 。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 。以鼠、蛙、昆虫等为食 。一般分无毒蛇和有毒蛇 。毒蛇和无毒蛇的体征区别有:毒蛇的头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内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一般情况下尾很短,并突然变细 。无毒蛇头部是椭圆形;
口内无毒牙;尾部是逐渐变细 。虽可以这么判别,但也有例外,不可掉以轻心 。蛇的种类很多,遍布全世界,热带最多 。中国境内的毒蛇有五步蛇、竹叶青、眼镜蛇、蝮蛇和金环蛇等;无毒蛇有锦蛇、蟒蛇、大赤链等 。
五毒动物是哪五毒3
根据民间传说来看,五毒实际上指的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以及蟾蜍,其中蝎子是五毒之最,不过中国土地面积广,各个地方对于五毒的解释也是不同的,虽然五毒原意是指有毒性的五种动物,但其中壁虎实际上是被误解的,在壁虎有毒吗中就提到过,古人认为壁虎的尿液有毒,滴入眼睛会瞎,而滴入耳朵则会聋,碰到皮肤甚至会溃烂,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
佛教说的五毒是哪五毒
当然除了民间传说的五毒动物外,五毒在佛教中的.含义又不一样,它主要是指代五种恶习,贪、嗔、痴、慢、疑,佛教认为这五种习性是人类所有烦恼产生的根源,会使我们承受各种痛苦,只有避开这五种情绪才能参破世间真理,从而更加轻松的修成正果 。
五毒中为什么没有蜘蛛
五毒中之所以没有蜘蛛,是因为五毒除了需要带有毒性外,还需要这种动物是能入药的,而蜘蛛并没有被用作中药材,所以五毒中也就没有蜘蛛,但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五毒教使用的五毒就有蜘蛛,因为壁虎大多是无毒的,为了符合五毒教的特征,才强行将蜘蛛加入到五毒中 。
五毒俱全是什么意思
五毒俱全本意是指五种有毒的动物,比如蝎子、蜈蚣、蛇以及蟾蜍、壁虎等,但作为一个成语来说,它逐渐演变为形容词,比喻什么坏事都干的人,就像是带有五种剧毒的动物一样危险,它和作恶多端、无恶不作等词汇都有着非常相近的含义 。

Q4:五毒是哪几种动物
五毒是指蝎子、蛇、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这五种毒物是中国民间盛传的一些动物 。
中国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 。所以,民间多于此日在午前时,可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喷雄黄酒、燃药烟,以灭五毒,驱秽气 。与此同时,将灰尘垃圾扫于室外,以净其室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 。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 。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
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因为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 。所以,应该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民间的说法 。
Q5:五毒俱全:指哪几种动物?人的五毒是哪些?
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 。人的五毒指的是吃、喝、嫖、赌、抽 。
古时我国北方一些地方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应该分别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
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老天津卫曾经有一项端午民俗,即食五毒饼,五毒饼是用模子刻好后蒸烤出来的,模子形状不一,里面刻有五种“毒物”的图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