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姆将军 马克西姆斯

马克西姆斯(通用马克西姆)
大家好 , 雷德利·斯科特的《角斗士》 , 作为一部获得过五次奥斯卡的史诗电影 , 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赞美它有多优秀了 。我只是从历史契合的角度来说一下这部电影 , 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
本片讲述了罗马将军马克西姆斯在日耳曼国家再次为罗马帝国开疆拓土的故事 。然而 , 随军出征的皇帝马可·奥勒留厌倦了连年征战 , 打算“谢幕” 。他没有为这位常胜将军马克西姆斯担忧 , 而是打算在他死后让王位空缺 , 让马克西姆斯率军为共和国保驾护航 , 还政于民 。
但当然 , 这引起了当时皇帝的儿子准将的嫉妒 , 导致帝国一片混乱 , 导致马克西姆斯成为奴隶 , 不得不成为角斗士在竞技场上与其他奴隶战斗 。
马克西姆斯
当然 ,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 , 历代的将军都对打赢的人倍加提防 , 能做到不杀就很不错了(例子太多了 ,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为什么皇帝会考虑主动交出权力?这可能要从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说起 。
古罗马的三个时期从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来看 , 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 即王室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 。
国王统治时期是指公元前753年至公元前509年 , 罗马由罗穆卢斯和雷穆斯两兄弟(后为狼)建立 。后来两兄弟闹翻 , 罗穆卢斯独自统治罗马及其周边地区 。
罗马罗慕路斯
共和时期是指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44年 , 罗马最后一位国王因多年暴政被推翻的时期 。公民大会决定不设立国王一职 , 国家由执政官和元老院共同治理(公民大会作为制衡前两者的第三方力量出现 , 通常不参与日常政治博弈) 。因此 , 这一时期的罗马也被称为“元老院和罗马人民” 。
元老院和罗马人民
帝国指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53年 , 拜占庭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它的创始人是大名鼎鼎的朱利叶斯·凯撒 , 他和电影中的马克西姆斯一样 , 是一位取得胜利返回朝鲜的将军 。恺撒在赢得高卢战争后赢得了巨大的威望 , 这也导致了元老院对其越来越不信任 。不得已 , 恺撒不得不率兵渡过卢比孔河前往罗马(根据罗马法 , 任何指挥官未经许可不得带兵渡过卢比孔河) 。公元前44年 , 朱利叶斯·凯撒用武力使自己成为终身独裁者 , 共和国结束了 。
我来了 , 我看到了 , 我征服了 。
然而 , 凯撒的生活也很糟糕 。这位终身独裁者工作没多久 , 就被反对派暗杀了 。他的死导致了罗马内战 , 直到公元前27年屋大维才取得胜利 。后来 , 他自称奥古斯都 。他被认为是罗马的第一个皇帝 , 象征着帝国的正式开始 。
五贤王时期从公元96年开始 , 罗马帝国进入所谓的“五贤”时期 , 五位贤明的国王统治了罗马帝国80多年 。这一时期政治明朗 , 罗马帝国国力达到顶峰 。更何况五帝之间都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 他们之间的权力交接非常顺利 , 堪称奇迹 。
“五贤”中的最后一位是电影《角斗士》中出现的老皇帝马可·奥勒留 。
奥古斯都
被称为“哲学皇帝”的奥留 , 以研究斯多葛派的哲学思想而闻名 , 还写下了著名的《冥想录》 。
我不懂哲学 , 也无法解释的更详细 。总之 , 马可·奥勒留的思想在当时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
此外 , 正是在他的统治时期 , 罗马帝国开始与中国的汉朝有了更正式的交流 。但是 , 还是在这个人身上 , 罗马帝国结束了“五贤”之间不流血继承的传统(仁贤不认亲戚) , 奥勒留有意让儿子准将继承王位 。
孔德和奥勒留
康茂德是的 , 准将从一开始就被培养成王位继承人 。他从5岁开始被封为“凯撒” , 然后在17岁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 。事实上 , 当时他和他的父亲奥勒留已经是帝国的共同统治者 。这使他没有必要杀死他的父亲 。奥勒留死后 , 他是帝国的自然皇帝 。
当然 , 为了剧情的需要 , 影片也做了一些改动 。老皇帝关心的是共和国 , 所谓“还政于民” , 指的是让罗马帝国回到共和时期的权力结构 , 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相互制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