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将这铁管横插入山? 史前文明的铁管( 二 )



所以要说星际通讯的优越性,柴达木德令哈地区当之无愧,尤其是白公山地区条件更好,白公山离托苏湖最近,地形独特,特色鲜明 。如果外星人飞到地球的中亚,首先看到的可能是柴达木 。柴达木盆地中,目的性比较明显的可能是托苏湖,湖边最容易辨认的自然是白公山 。可以想象,如果外星人进入地球,这个区域很可能是他们来往的理想场所 。如果那些神秘的管子是外星人制造的,那么托素湖周围地区一定是地球上外星人的活动场所 。

当然,以上都只能是我们的猜测 。当时托苏湖发现外星人遗址被媒体披露,引起了国内地学的关注 。2001年5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郑建东教授组成考察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前往托苏湖,试图解开神秘管子的起源之谜 。
团队首先将研究区域锁定在湖滨 。专家们在湖的周围和底部发现了许多不同大小的管子 。这些管子有的像切开的哈密瓜,有的像长长的黄瓜,在湖水的淘洗下,管壁清晰可辨 。神秘的样本被立即带到了北京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文广将样品与月球物质和陨石进行了对比,但托苏湖铁管的神秘色彩却大打折扣:铁管与陨石和月球的分析数据完全不同 。
可以断定,试管不可能是外星人带来的 。同时,郑建东教授测量出铁管样品是碳和黄铁矿的胶结物,不是人为造成的 。以前鉴定出8%的未知元素,但都是钾、铝、钠等常见金属元素 。因此,专家鉴定管道和洞穴与外星人无关 。
后来,专家们通过观察发现,有些管子从外部状态看呈树状结构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管子是由树木转化而来的 。

植物起源假说
如果说这些管子以前是树,那么今天它们就是戈壁滩上的柴达木 。过去很多树是从哪里来的?

经过考察,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柴达木盆地曾经是一片广阔的水域,这里不仅有生活在300万年前的吴专用鱼化石,而且在柴达木盆地东缘的诺木洪地区还发现了瓣鳃类和腹足类的贝壳堆积层 。这些前生记录了古柴达木的气候特征 。
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教育部西部重点实验室聂教授及其合作者以一套连续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方法相互印证,揭示了柴达木盆地在中新世晚期850-700万年间变得显著湿润,可能存在古湖泊,其机制是青藏高原隆升导致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带向西北移动 。进一步发现,东亚季风降水在此期间具有显著的10万年周期,其变化模式与黄土高原晚第四纪记录的变化模式相似 。这项研究表明,以10万年为主导的气候周期变化现象在800万年前就已经发生了 。
主流观点指出,几百万年前青藏高原还在隆升,但边缘被群山环绕 。来自印度半岛的暖湿气流进入盆地,使得柴达木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洪水暴雨不断 。激流泥沙覆盖了树木,大树进入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
【是谁将这铁管横插入山? 史前文明的铁管】
后来喜马拉雅山急剧上升,印度洋季风带来的雨水被阻挡在喜马拉雅山南坡 。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得干冷,水面逐年萎缩,而诺木洪地区是盆地的低洼地带 。后来湖水干涸,青藏高原的隆升给柴达木盆地带来了荒漠化和干旱 。沱湖周围的地层开始了剧烈的沉积作用,使得大树被泥土和沙砾掩埋在地表下数百米甚至数千米 。这个过程需要几十万年 。地下的树木脱水,游离氧逐渐消耗,环境由氧化变为还原,是铁管形成的关键期 。管周围的铁从三价铁变成二价铁,逐渐流向疏松多孔的木质结构 。
根据地质理论,地层下每千米温度会升高33℃ 。在这样的温度和化学条件下,树木发生了有趣的变化:疏松的木质部逐渐腐烂,铁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吸附在不易腐烂的树木韧皮部,成为铁管的原形 。这是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 。

按照植物发生学的观点,一切似乎豁然开朗 。植物被沉积物覆盖,同时,沉积物形成砂岩 。同时也形成了被沉积物包裹的植物化石 。最后,随着湖底的上升,它们一起浮出水面 。

但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出现了 。根据该管的年代分析,它不会与岩石的沉积相吻合 。岩石的年龄是几百万年,而试管要年轻得多,只有几十万年的历史 。那么,岩石形成几百万年后,是什么把化石塞到坚硬的岩石里,没有留下任何空隙?这是植物起源理论中最大也是最致命的缺陷 。

岩浆成因假说
提出了另一个假设 。据郑教授介绍,这些奇形怪状的管子分布在五六百万年前的第三纪砂岩层中,全部呈铁锈般的深褐色,主要由氧化铁组成 。这些管子的成因可能是砂岩的快速沉积,这是沉积岩石学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