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二 )


第三 , 鼓励小组合作学习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课堂上 , 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的意愿进行的 ,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 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 阻碍了学生的主体性 。有鉴于此 ,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 我们应该及时转变观念 , 尽可能多地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思维和发展的空室 , 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体验知识探索的过程 , 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在讲授“圆的周长”这一部分时 , 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图形的周长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 然后让他们思考圆的周长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简单交流后 , 我让学生分组在纸板上画4个大小不一的圆 , 然后剪下来 , 测量他们的周长 , 计算周长除以每个圆直径的商 。通过观察几组不同的结果 , 学生们发现 , 虽然倍数不同 , 但一个圆的周长大多是其直径的三倍以上 。之后我给学生们介绍了祖冲之 , 让他们知道了圆周率 , 进而引出了圆周率的公式 。这样 , 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有效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 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
第四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它是实践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 是知识理解的升华和延伸 。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 还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 进而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
在完成“扇形图”的教学后 , 我布置了两个家庭作业:1 。“周末会做家务吗?”这个问题在班级范围内调查 , 调查结果(有 , 有时有 , 没有)用扇形统计图呈现;2.对自己的主要活动时间(吃饭时间、学习时间、睡觉时间、娱乐时间等)进行统计 。)在一天之内 , 并以扇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 然后在群里交流对比 , 看看谁的作息时间更合理 。这样 ,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实现了学以致用 。
第五 ,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发展 , 而评价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和调节作用 , 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动态地反映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 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 教师首先要摒弃以纸笔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尺度的评价方式 , 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语言具体化等 。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 教师可以运用“问”促评价、显“意”代评价、用“料”奖评价、说“语”实评价等方法 。对于评价结果 , 教师要将其作为参数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 定期整理、反思、总结 ,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
总之 ,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最基本因素 , 其有效性将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 我们应该尽快转变角色 , 努力积极创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 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 。只有这样 , 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数学教学长期低效的局面 ,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