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事实证明,王宝强,已活成了一个“符号”( 二 )


父母说:很苦很累你也愿意吗?他说:我愿意!
6岁的王宝强就被父母送去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 。

由于他没有任何基础 , 需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学起 , 每天4点就要起床跑步 , 练习基本功 。
师父对王宝强要求还非常高 , 做不到就要一遍遍重新开始 。 哪怕是受伤 , 也要坚持练习 。
这期间 , 王宝强哭过摆烂过 , 却从未想过回家 。 他也深知既然选择这条路 , 就要做到最好 。

王宝强还算是有天赋 , 很快就脱颖而出 , 并且不用师父叮嘱 , 自己也会主动去训练 。
这期间 , 王宝强也没有落下文化课 , 武文不分家 。
随着时间推移 , 王宝强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 不能一直都在少林寺 , 决定出去走一走 。
他只是会武术却没有其他技术 , 对未来一片迷茫 。

王宝强想起李连杰在《少林寺》的表现 , 发现和自己一样却又不一样 , 了解过后才知道他是演员不是专门的“武僧” 。
王宝强想和李连杰一样 , 做一个武术演员 。
回家时 , 王宝强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 , 只是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 完全不懂什么是演员 , 他们眼里只有种地 。

不过儿子将来越来越好 , 父母都会无条件支持 , 他们也想让儿子走出农村去大城市看看 。
20岁的王宝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美好 , 决定离开少林寺去北京做演员 。
初来乍到 , 王宝强没有钱没有人脉没有资源 , 日子过得并不好 , 甚至经常搬家 。

王宝强每天早早去北京电影制片厂找活 , 一帮人为了能有一个角色都要靠抢 。
这是王宝强第一次接触演戏 , 跑龙套的角色也不多 , 而他会珍惜每一个机会 , 因为他的目标是成为优秀演员 , 不想自己局限 。
在客串时 , 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 , 而王宝强会偷偷观看专业的演员 , 吸取表演经验 , 好形成自己的表演体系 。

没戏拍的时候 , 王宝强也经常混各种剧组 , 会跟导演演员聊天 , 去了解如何演戏?如何投入角色?
王宝强的演技越来越好 , 比跑龙套更专业 , 再加上自己会武术 , 一些特殊的角色都会让他参演 。
王宝强越来越有经验 , 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越来越熟 , 很多人都认识他 , 有合适的角色都会找他 。

然而王宝强懂得抓住机会 , 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

2003年 , 导演李杨准正在筹备电影《盲井》 , 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寻找合适的演员 。
机会难得不少演员都去面试 , 王宝强也看到这个消息 , 跟朋友一起去剧组面试了 。
在挑选的时候 , 工作人员还看不上王宝强 , 毕竟他一眼看过去非常普通 。

在王宝强再三恳请下才得到见导演的机会 , 导演李杨却看上了他 , 第一眼就觉得他的气质跟角色很像 。
试戏时 , 导演规定情景让王宝强演用他自己的理解 , 没想到表现非常好 , 导演很满意 。
当场就定下来让王宝强参演 , 并且还给他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 。

从业这么多年以来 , 王宝强第一次拿到这么重要的角色 , 他非常激动并且一直在感谢导演 , 不会辜负导演一片心意 。
王宝强精心准备 , 早早投入角色 , 进组之前还非常紧张 , 开拍之后也经常找导演讨论表演 。
导演说的话 , 王宝强都会记在心里 , 并且会弥补自己的不足 。

王宝强拍戏耽误时间 , 会主动向全剧组工作人员道歉 , 而他做这一切只是为了展示更好的自己 。
而他的确做到了 , 《盲井》上线后得到关注 , 打开娱乐圈市场 , 并且彻底转型成一名演员 。
在这么大的竞争压力下 , 王宝强还拿金马奖最佳新人、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等 。

更多优秀导演知道王宝强 , 有朝一日会跟他合作 。
从那之后 , 王宝强收到的本子越来越好 , 角色也越来越大 , 摆脱了跑龙套的市场 。
而他并没有忘记当时的朋友 , 有合适的机会他都会主动推荐身边朋友 , 希望在自己的帮助下朋友在圈内也能越来越好 。

2004年 , 冯小刚筹备《天下无贼》 , 就向王宝强发出邀请 。
这部戏很早就筹备 , 由于诸多原因没有进行 , 冯小刚看到剧本后非常感兴趣 , 深得自己的心 , 就决定拍摄这部戏 。
冯小刚拍摄这部戏时打算改变以往的风格 , 并且对演员要求非常高 。 所有演员都想要演 , 却不是谁都能演 。

冯小刚却选择王宝强饰演傻根 , 因为他与傻根的形象很像 , 别人演不出来 , 而他是不用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