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干货|钓具钓组的配备及垂钓时间的选择( 二 )


需要说明的是 , 大草鱼此时也已进入产卵期 , 它们会上游至有激流的水域 , 不过 , 产卵的草鱼个体起码要在10斤以上 。
而那些没达到性成熟的草鱼依然摄食旺盛 , 故可钓获 。 就辽河下游水域而言 , 草鱼鱼情可持续到9月份白露节气前后 , 钓鲤鱼则可一直持续到立冬前后 。
就具体的出钓时间而言 , 以钓辽河中下游为例 , 早春第一竿可选在清明节之后 , 出钓前要注意观察气温变化情况 , 要首选多云天、晴间多云、多云间晴、阴天或零星小雨天出钓 , 这种天气虽然人体感觉比较凉 , 但江河水体上下层水温变化不大 , 鲤鱼一般不会轻易离开水底 , 摄食较为积极 。
其次 , 若连续数日风向、风力均无明显变化 , 如连续数日刮2~3级偏南风 , 在这种状况下出钓 , 若出钓当日温差较小 , 鲤鱼白天停留水底的时间就会多一些 。
而艳阳高照、几乎无风的大晴天 , 看似天气很好 , 白天气温也很高 , 实际上这种天气会导致江河上层水体的温度明显高于底层 , 鲤鱼白天多数时间会逐暖上浮 , 不易沉底 , 白天不易钓获 。
到了夜晚 , 随着气温的明显降低 , 表层水温也会随之降低 , 鲤鱼会沉底觅食 。
所以 , 遇到这种天气 , 钓者宜选傍晚和夜间垂钓 , 效果好过白天 。
5月初 , 立夏后 , 夜晚气温一般可升至15℃上下 , 全天皆可钓鲤鱼和草鱼 , 这种状况可持续到中秋以后 。 需要注意的是 , 雷电、中雨、大雨天应避免出钓 。
白天出钓宜选温差小的天气 。 笔者的经验是 , 鱼获好的时候基本都是温差小的日子
深秋后 , 由于最低气温远低于15℃ , 且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 , 最高可达十几摄氏度 , 水温也会降到15℃以下 。
当天气晴好时 , 白天江河上层受阳光照射影响 , 水温要高于底层 , 鲤鱼会上浮取暖 , 而傍晚后气温下降 , 上层水温降低 , 鲤鱼又会沉底 , 故钓傍晚或夜间效果明显好于白天 。
深秋时节 , 若稳定的天气突然转变 , 如西南风突然转为北风 , 这是降温的征兆 , 当天出钓效果很好;如果此期间江河水体流速较大 , 上下水层交换频繁 , 那么变天次日后的两天之内都不宜下竿 , 因为受降温影响 , 水温会很快降低 , 鲤鱼调整体温后会进入二到三天的不应期 , 摄食欲望很小 , 下竿不易钓获 。
不过 , 三天以后 , 即便仍刮北风 , 气温水温均明显降低 , 因鲤鱼已结束调整期 , 所以会恢复觅食 , 此时下竿正是时机 。
如果江河水体流量较小 , 上下水层交换不明显 , 则整个降温过程都比较好钓鱼 。
因为气温下降导致了水体上层水温降低 , 而深水底层水温受到的影响很小 , 鲤鱼会一直在水底觅食 , 下竿容易得手 。
就一天之内的垂钓时段来讲 , 白天出钓宜选温差小的天气 。
笔者保存的垂钓记录表明 , 鱼获好的时候基本都是温差小的日子 , 温差在7℃以内的日子 , 千万不要错过 。
温差小的日子多是晴间多云天、多云天、阴天或零星小雨天 。
对于江阔水深的大江大河而言 , 这种看似低压的天气并不会导致水体缺氧 , 且上下层水温变化不大 , 鲤鱼不会离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