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脾胃(按摩治疗脾虚)


脾胃的穴位集中在脾经和胃经的穴位上 。尤其是足三里穴位,经常按摩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 。

如何健脾胃(按摩治疗脾虚)

文章插图
太白
(1)状态:足内侧缘,大脚趾关节后下部(第一跖趾关节)红白色肋间凹陷处 。
(2)功能:可用于治疗胃痛、腹胀、体重、肠鸣、腹泻、便秘、痔疮和渗漏以及脚气 。
(3)按摩方法:按摩太白穴,相当于吃山药大麦粥 。对于不喜欢粥或者一时买不到粥的原料的人,按摩邰穴代替粥 。在办公室放一个足部按摩器 。如果有空,把脚放在上面,磨几下,不会影响到别人 。
公孙
(1)状态:脚的内侧边缘,当第一跖骨基底在前下方时 。
(2)功能:主治胃痛、腹痛、呕吐、消化不良、腹泻、痢疾 。
(3)按摩方法:公孙穴的按压力应为酸胀,持续3分钟 。公孙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八脉交点之一;通过脉搏 。用拇指揉这个穴位,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
商丘
(1)状态:内踝前外侧凹陷,舟骨结节与内踝连线中点 。
(2)功能:刺激它可治疗腹胀、便秘、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 。
(3)按摩方法:可以买一个刮痧板,用它的边缘按压 。按对穴位会更敏感 。一般来说,按压穴位后会出现麻木、肿胀和酸痛 。
三阴交
(1)状态:小腿内侧,足踝尖上方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
(2)功能: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对治疗妇科疾病非常有效,如月经不调、白带、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 。此点也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汇点 。因此,它被广泛使用 。除了健脾补血,还能调理肝肾 。它还有安神的作用,可以助眠 。
(3)按法:拇指尖按三阴交穴,逐渐用力,深按扭转 。
(4)捏法:用拇指指甲边缘捏,捏并提,并重复 。
(5)揉法:在三阴交穴处轻揉拇指腹 。
(6)滚法:将小指附近的掌背贴于三阴交穴,以肘为支点摆动前臂,带动手腕拉伸弯曲,前臂前后旋转 。
【如何健脾胃(按摩治疗脾虚)】(7)点法:弯曲食指,将弯曲的骨性突起点在三阴交穴 。
地面机器
(1)位置:小腿内侧,足踝尖与银铃簧连接时,银铃簧下3寸 。
(2)劝导:主治腹胀、腹泻、水肿、排尿困难、遗精、月经不调 。
(3)按摩方法:可以选择每天上午9~11点安排脾经 。这个时辰是经络气血最旺的时候,你可以通过经络的排列,赞助气血在脾经中运行得更好 。取坐姿,双膝交叉,以掌指关节末端握空拳,自膝关节向下至小腿内侧,靠近胫骨内侧缘,以中等力度自上而下击打踝关节 。最好每边敲10分钟 。
在脾经旺的2小时内可以随意敲打几次 。
腹结
(1)状态:小腹,大十字下方1.3寸,距前中线4寸 。
(2)功能:脐周疼痛、腹寒腹泻、绞痛 。
(3)按摩方法:将双手拇指腹压在同侧腹结点,然后稍加按压,感觉酸胀较好,再顺时针按摩1分钟 。
大恒
(1)状态:腹部中间,距脐正中4寸 。
(2)功能:主治腹泻、便秘、腹痛 。
(3)按摩方法:手掌平放在中腹部,双向矫正 。对于肚脐,稍微用力后顺时针揉一揉,让腹部有一种热感 。
食窦
(1)状态:胸部外侧部分,当第五肋间隙距前中线6英寸时 。
(2)功能:胸胁支满,腹胀水肿,恶心 。
(3)按摩方法:睡前用拇指尖轻轻按压穴位,以呼吸频率按压20次 。

(1)状态:胸外侧,腋中线,第6肋间间隙 。
(2)功能:用于治疗胸胁疼痛、哮喘、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
(3)按摩方法:动作同点,可以双手同侧按摩 。每1分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