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业博览会?人工智能的前景怎么样?( 二 )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具有领域广、渗透深的特点,在产业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也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在基础理论和算法方面,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在高端芯片、关键部件等方面基础薄弱,高水平人才也不足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各国在认知智能、机器学习、智能芯片等方面将不断取得突破 。
Q4: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人工智能产业是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他智能科技产品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研中心测算,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30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速超过全球 。
注:中国信通院的市场规模根据IDC数据测算,统计口径与IDC一致,即包括软件、硬件与服务市场 。
2、竞争格局: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应用层 占比超过80%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完善
我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较好的地区,无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还是人工智能的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及服务,我国企业都有涉及 。在国内,除去讯飞等垂直类企业,真正在人工智能有所长进的巨头依然是百度、阿里、腾讯这三家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应用层,占比超过80%
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2021年5月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1)》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布局侧重在应用层和技术层 。其中,应用层人工智能企业数占比最高,达到84.05%;其次是技术层企业数,占比为13.65%;基础层企业数占比最低,为2.30% 。应用层企业占比高说明中国的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主要以应用需求为牵引 。
3、技术分布: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核心布局的技术主要为大数据和云计算
从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看,大数据和云计算占比最高,达到41.13%;其次是硬件、机器学习和推荐、服务机器人,占比分别为7.64%、6.81%、5.64%;紧随其后,物联网、工业机器人、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图形图像识别技术的占比依次为5.55%、5.47%、4.76%、4.72% 。
4、细分领域:深度神经网络领域为中国AI研究热门
根据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1-2020》,2011-2020年十大AI研究热点分别为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抽取、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表示学习、生成对抗网络、语义网络、协同过滤和机器翻译 。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Q5:智能化广受追捧,可持续性行业高歌猛进,行业内部现状如何?行业内部缺乏专业人才,不同公司间的竞争和内卷十分激烈 。
前三次工业革命出现后,多数国家迎来工业发展顺风车,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 。技术在不断发展,多领域呈现出智能化和自动化,于是,人们将其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
不同于前三次工业革命,智能化和自动化与设备有关,高性能设备逐步实现多功能 。此外,智能化在多个领域的表现十分突出,尤其是制造产业 。多家公司已更换全新智能化设备,员工与机器相互配合,最终体现人工智能带给企业的变化 。
事实上,智能化逐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企业不断地寻找可持续发展策略 。以目前情况来看,整个智能化产业具备高度可持续发展态势 。企业牢牢掌握智能化发展基础条件,智能化逐渐使企业受益匪浅 。
行业内部出现人才缺口,多企业纷纷瞄准智能化市场
新兴行业出现后,人才必不可少 。智能化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这意味着多家公司需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 。如此一来,招聘市场中,多出现智能化技术人员,为更多人才提供就业岗位 。
促进就业只是行业内部表现之一,第二个表现是竞争和发展 。科技公司深知智能化市场前景,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只为完善智能化体系与设备 。后期智能化逐渐发挥作用,并成为企业与同行竞争的关键 。
总的来说,网络技术与智能化相互结合,将不断地产生新的岗位和发展前景 。现如今,多家公司已经将专业设备与网络连接,技术人员只需查看网络数据,即可获知智能化设备工作状态 。虽然可以减少技术型员工的工作量,但是非技术型员工会失去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