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的工作原理 电容原理图符号


电容的工作原理 电容原理图符号

文章插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电容原理,以及电容原理图符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 电容的工作原理
  •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有哪些?
  • 电容的原理是什么?电容如何进行储电的?
  • 电容器工作原理
  • 电容器的原理
  • 电容的原理
Q1:电容的工作原理电容工作原理
电容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电极上储存电荷储存电能,通常与电感器共同使用形成LC振荡电路 。电容工作原理是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 。
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所以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 。
电容与电池类似,也具有两个电极 。在电容器内部,这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到被电介质隔开的两块金属板上 。电介质可以是空气、纸张、塑料或其他任何不导电并能防止这两个金属极相互接触的物质 。
电容上与电池负极相连的金属板将吸收电池产生的电子 。电容器上与电池正极相连的金属板将向电池释放电子 。充电完成后,电容器与电池具有相同的电压(如果电池电压是1.5伏特,则电容器电压也是1.5伏特 。
电容用于存储电量以便高速释放 。闪光灯用到的就是这一功能 。大型激光器也使用此技术来获得非常明亮的瞬时闪光效果 。
2.电容还可以消除脉动 。如果传导直流电压的线路含有脉动或尖峰,大容量电容器可以通过吸收波峰和填充波谷来使电压变得平稳 。
Q2: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有哪些?这得从电容器的结构上说起
最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绝缘电介质(包括空气)构成的
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电势差),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
不过,这样的情况是在没有超过电容器的临界电压(击穿电压)的前提条件下的
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是相对绝缘的,当物质两端的电压加大到一定程度后,物质是都可以导电的,我们称这个电压叫击穿电压
电容也不例外,电容器被击穿后,就不是绝缘体了
不过在中学阶段,轴向电容这样的电压在电路中是见不到的,所以都是在击穿电压以下工作的,可以被当做绝缘体看
但是,轴向电容在交流电路中,因为电流的方向是随时间成一定的函数关系变化的
而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是有时间的,这个时候,在极板间形成变化的电场,而这个电场也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实际上,电流是通过场的形式在电容器间通过的
将两平行导电极板隔以绝缘物质而具有储存电荷能力的器材,称为电容器(capacitor或condenser)
导电极板称为电容器之电极(electrode),绝缘物质称为电介质(dielectric)或简称介质
电容量(capacitance)是用来表示电容器能储蓄电荷的能力(或容量)
各种电容器,因导体的大小体形状体材质及板间距离与介质种类等因素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电容量,但所能储存的电荷量Q与其电位V系成正比,即Q=CV式中的比例常数C即为电容器之电容量,简称电容
C=Q/V电容的单位为「库能/伏特」,为了纪念科学家法拉第(MichaelFaradayl791~1867,英)对电学的伟大贡献,将1库仑/伏特的电容称为1法拉(farad),简称法,单位记号为F或f
在实用上,法拉之单位常嫌过大,例如一个球体若要1法拉的电容,轴向电容则半径必须为9*10e9公尺!因此常以微法(μF)或微微法(μμF或pF)轴向电容来表示电容值的大小
Q3:电容的原理是什么?电容如何进行储电的?电容供储电的原理、如何进行储电的?
各种各样的电容器,它们在电路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通常简称其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 。顾名思义,电容器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 。尽管电容器品种繁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是相同的 。两片相距很近的金属中间被某物质(固体、气体或液体)所隔开,就构成了电容器 。两片金属称为的极板,中间的物质叫做介质 。电容器也分为容量固定的与容量可变的 。但常见的是固定容量的电容,最多见的是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 。
不同的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也不相同 。规定把电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电压时所储存的电荷量称为该电容器的电容量 。电容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 。但实际上,法拉是一个很不常用的单位,因为电容器的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它们的关系是:1法拉(F)=1000000微法(μF)1微法(μF)=1000纳法(nF)=1000000皮法(pF)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