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试用期的18个法律规定 新劳动法试用期

新劳动法试用期(18条试用期法律规定) 。
第一,关于试用期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了试用期:
【关于试用期的18个法律规定 新劳动法试用期】(一)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二)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3)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三年以上劳动合同,资源网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一词包含基数本身,“一年以上”包含一年,因此签订一年劳动合同的法定试用期最长可以是2个月,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不超过2个月的,即为合法 。
二、关于试用期的约定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一)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个试用期 。(二)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可以不约定试用期 。(3)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只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
三.分别约定试用期的后果 。
如上所述,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只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这个期限就是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用人单位将产生以下不良后果:
(1)试用期不成立 。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对劳动者进行考核,不得以试用期未满为由辞退劳动者;
(2)相当于签订短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的资源网络面临着更新或解除劳动关系的困难 。
四、试用期超过法定最长期限的 。
约定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是违法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满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试用期超过法定试用期的,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根据该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如果试用期尚未实际履行,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改正,避免将违法约定的试用期付诸实施,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违法试用期的约定已经实际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劳动者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标准,按照已经履行的试用期期限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5.试用期可以短于法定期限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最长,只要用人单位不超过法定期限,缩短法定试用期,甚至不约定试用期,都不违法 。
六、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同时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因此,在试用期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区别对待:
(1)员工入职第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就足够了,只要不超过一个月就不违法;
(2)试用期满一个月以上,单位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二倍的月工资 。
七、试用期内不缴纳社保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逾期款项 。未缴纳社会保险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赔偿责任由单位承担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可能被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用人单位职工在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发生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
八、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劳动者 。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因此,用人单位无故辞退或者未能表明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的辞退条件的,属于违法辞退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用人单位只有在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辞退劳动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