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豆瓣8.9,他打破了我对“烟火气”的偏见

豆瓣|豆瓣8.9,他打破了我对“烟火气”的偏见

文章图片

豆瓣|豆瓣8.9,他打破了我对“烟火气”的偏见

文章图片

豆瓣|豆瓣8.9,他打破了我对“烟火气”的偏见

文章图片

豆瓣|豆瓣8.9,他打破了我对“烟火气”的偏见

文章图片

豆瓣|豆瓣8.9,他打破了我对“烟火气”的偏见

文章图片


6年前 , 葛亮创作的《北鸢》中写道:“中国人的道理 , 都在这吃里头了 。 ”《燕食记》的先声在这句话里奠定 。
和一些读者预设的不同 , 《燕食记》并非和那些只写食物的枯燥无聊的中年读物一样难读 。 一间茶楼里 , 是几代人在历史潮流中的缩影 。 打开一笼虾饺的盖子 , 氤氲的雾气里藏着历史的锋芒与匠人们对细节的雕刻 。 岭南百年历史的分寸和火候 , 都融进了三代名厨的故事中 。
往历史深处回望 , 我们看到处于历史洪流中的人 , 也看到了今天的自己 。 今天的硬核读书会 , 带你走近这本写广府文化的书 , 触摸到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的人们 。
把时间拨回到读这本书之前 , 如果有人说在2022年 , 有一位作家 , 写了一本和广东美食有关的、试图用粤菜串联起南岭粤地百年的历史沉浮、长达42万字的长篇小说 , 我会如此想象作者或许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中年作家——他足够老 , 读过足够多的历史书 , 翻看过足够多的材料 , 见证过足够长的激荡历史 , 于是耗了许多气力完成了它 。
这可能是一部只能让对广府文化感兴趣的、同样年纪的中年人去阅读的小说——它无法和更广泛的人群建立关联 。
但这样的偏见会在翻开书之后被证明错得无以复加 。 这本小说出现在重要的历史路口 , 它试图让读者看到那些逐渐被遗忘的东西:日常生活里的尊严、历史浪潮之下无法置身事外的小人物的坚韧、巨大城市的蛮荒往昔 。
你会被牵引着跟着人物走 , 它并不因为书写历史而暮气沉沉 , 你甚至可以说它带着锐气 , 在层层叠叠的历史迷雾之中 , 依然有夺目的光 。
这本书叫《燕食记》 , 来自青年作家葛亮 。
《燕食记》
葛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2-8
好景不会每日常在 , 天梯不可只往上爬
香港 。 现在 。
《燕食记》的故事行至尾声之处 , 故事的主角陈五举沿着观塘的海滨长廊走 , 遇见一支青年乐队 , 乐队在唱《喜帖街》:“好景不会每日常在 , 天梯不可只往上爬 。 爱的人没有一生一世吗?……阶砖不会拒绝磨蚀 , 窗花不可幽禁落霞 。 有感情就会一生一世吗?”
歌曲中所唱的“喜帖街”已经消失了 , 它曾经以印刷喜帖闻名 , 是重要的文化地标 , 后来做了商场 。
一切都处在告别之中 , 就像故事的开始 , 有着96年历史的“同钦楼”要关闭了 , 这家茶楼熬过了金融风暴、熬过了SARS , 却还是难逃闭店的命运 。 主厨荣贻生和他徒弟陈五举的故事跟着徐徐展开 。
利东街 , 俗称“喜帖街” , 曾经以印刷喜帖闻名 。 /Wiki广州 。 上世纪40年代 。
年幼的荣贻生随太史一家来到尚未被开发的萝岗 。 雾气之中飘着甘甜 , 果树繁茂生长 , 枝条烂漫 。 树冠次第接连 , 成了一片绿海 。 战争还未打乱自然的安宁 , 广州城还未等到世纪末的轰轰烈烈扩张 。 萝岗的这片荔枝林也由此开始见证了太史第的兴衰 。
湛江 。 上世纪50年代 。
小镇安铺的桂花伸展出如同榕树一般的巨大树冠 , 桂花随风飘落在九洲江的码头上 , 铺在青石板的台阶上 , 人们不忍踩 。 飘到更远处江边的花瓣 , 浮沉一片 , 成了好景致 。 这时候湛江还没有被那部悬疑推理剧捧红 , 少年荣贻生在这里遇见了改变他命运的师傅 。
这段经历也让同钦楼有了“镇楼之宝”——荣贻生师傅的莲蓉月饼 。
香港街头 。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最开始 , 荣贻生便向整本书的隐藏主角、采访者“毛教授”抛出了问题:“要打好莲蓉 , 至重要是哪一步?”采访者回答是挑出莲心 , 去除苦味 。
荣师傅的回答是:“至重要的 , 其实是个‘熬’字 。 去了莲衣 , 少了苦头 , 深锅滚煮 , 低糖慢火 。 这再硬皮的湘莲子 , 火候到了 , 时辰到了 , 就是要熬它一个稔软没脾气 。 ”
这句话几乎可以将整本书概括:在历史之中的主角如这些莲子 , 被“熬”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