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这10年,到底是谁偷走了华语金曲?

华语乐坛|这10年,到底是谁偷走了华语金曲?

文章图片

华语乐坛|这10年,到底是谁偷走了华语金曲?

文章图片

华语乐坛|这10年,到底是谁偷走了华语金曲?

文章图片

华语乐坛|这10年,到底是谁偷走了华语金曲?

文章图片

华语乐坛|这10年,到底是谁偷走了华语金曲?

这几年 , 我们常常会听到唱衰华语乐坛的声音 。
“华语乐坛完了 , 金曲越来越少了 。 ”
“华语乐坛倒退不止十年 。 ”
“谁来救救华语乐坛 。 ”

这些声音背后 , 其实反映的正是好歌匮乏的问题 。
但深思熟虑后发现 , 我们到底是遇到了金曲荒漠 , 还只是自我意识的贫瘠?
前几天 , 腾讯音乐数据研究院发布的《金曲研究实验》报告 , 其实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
从报告中 ,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
“金曲的感知数量变少了 。 ”


通俗来讲 , 就是金曲依然存在 , 只是大众感知力降低 。
这一观点倒让我眼前一亮 , 细想后也的确如此 。
那到底什么原因 , 造成大众对现存金曲感知度降低呢?

讨论金曲感知度降低之前 , 我们必须搞清楚何为金曲 。从字面来看 , 可以拆解为金色的乐曲 。
“金”代表黄金 , 它不仅价值高 , 而且还能保值 。
如果把“金”放在音乐语境下 , 它则专指那些优秀、经典、在大众间广为流传的歌曲 。
如果看完一头雾水 , 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 。
说到金曲 , 你第一时间想到哪些?

《晴天》《遇见》《江南》《十年》……
千禧年的作品是不是一下涌现出来了 。

把它们归为金曲 , 大家或许不会有歧义 。
那到底什么原因 , 让我们意见如此统一?
如果找到藏在其身上的共性 , 其实我们就能定义金曲 。
在我看来 , 无非两点 。
其一 , 作品的高价值 。
高价值的标准中 , 我们可从深度与广度展开 。
深度则是情绪共鸣 。
作品发行后 , 能否刺激听众产生情感融合 。
比如《晴天》 , 大家听完的情绪是美好、积极向上的;《遇见》是伤感后透着坚强;《十年》则是苦涩、遗憾的……
作品一旦与听众情感联结 , 就会得到观众喜爱 , 至于程度深浅 , 要看情感刺激有多大 。

广度则是聆听人数 。
一首歌多少人在听 , 它的覆盖人群有多大 , 简单来说 , 就是发行后的几年 , 能否被贴上爆款标签 。
同时拥有情绪共鸣的深度和聆听人数的广度 , 一首歌才能有高价值 。

其二 , 作品的高保值 。

通俗讲 , 它是否拥有持久流传度 , 任由时间冲刷 , 都无法将其埋没 , 甚至越往后影响越大 。
别看现在很多歌曲价值很大 , 可一旦加上保值性标准 , 至少80%都不符合 。
比如《学猫叫》《白月光与朱砂痣》《不知所措》等作品 , 我承认它们让很多听众产生了爽感 , 但具有保值性吗?我看未必 。
别说3年后还能否活跃在市场 , 现在这些作品的热度已经降了不少 , 特别是《学猫叫》的风口早已过去 , 被市场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 。
因此 , 评判金曲我们可以从价值和保值两方面考虑 ,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 一首歌称之为金曲才是合理的 。


带着价值与保值两个金曲评定标准 , 我们再把视野拉到当下乐坛 。

试问 , 现存金曲真的变少了吗?
显然没有 。
《水星记》《这世界那么多人》《孤勇者》《永不失联的爱》等作品 , 在我看来都符合价值与保值两个标准 。
说它们是金曲 , 或许有人还需深思熟虑一番 。
毕竟认同这些作品 , 不如《晴天》《遇见》《隐形的翅膀》来的迅速 。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其实是大众对现存金曲的感知度降低了 。

金曲一直存在 , 而且并不少 , 只是个人感知的降低 , 给大家造成金曲数量似乎变少的错觉 , 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具有绝对统治力的金曲变少了 。
大众对金曲感知度降低的原因 , 我们从两方面讨论 。

其一 , 行业愈加成熟和精细化 。
过去大家听歌渠道有限 , 可选择性不强 , 无非就是唱片店、大众媒体、乐评和奖项 , 而这些都是专业渠道 , 由行业专家推荐 , 所以作品有一定价值和传播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