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 )


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其实婚后,孟光不是没有改造丈夫的机会,但机会被她自己破坏了 。见丈夫好久没动静,不提隐居的事情,她反而沉不住气,问是否弃志随俗了,催促梁鸿赶快隐居避患 。可能此时她幻想的是艰难困苦的环境会酿出甜蜜的感情,却没有料到她的后半生将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伴君如伴虎的日子中度过 。
从史料中记载梁鸿仅仅回答了一个"诺"字看,似乎有些被动勉强的意思,也许他内心依旧残存着出人头地的念想 。但说过的话又不好反悔,于是夫妻相携进入霸陵山中,耕田织布,闲暇便读《诗》、《书》,弹琴娱乐 。听着似乎很是惬意,实际上隐居的日子,我们用脚想想也显然不好过 。
而梁鸿一面仰慕前世高士,为汉初商山四皓以来的二十四位隐者写文歌颂,激励自己;一面却又难以压抑东出函谷关,涉足中原的欲望,于是拖家带口上路旅游 。当途经京师洛阳时,眼见如此繁华,便耐不住寂寞,作了一首《五噫之歌》 。
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翻成现代白话是:登上北邙山啊,哇!眺望京城啊,哇!宫室崔嵬啊,哇!世人辛劳啊,哇!辽阔广大看不到边啊,哇!这么几句不咸不淡,全是半截话的刘姥姥式的哇式感叹,不知怎么就流传出去,招来很多人不满,甚至被人肉搜索 。
梁鸿和孟光于是搬到齐鲁之地躲了起来,并被迫改姓运期,名耀,字侯光 。但危难中仍不忘焕发自己祖上的贵族色彩,隐藏着做主子奴役别人的梦想 。在这种阴暗的梦想后面,孟光能得到什么?继续看看后来的记载就能想见一二 。
不久,又迁到今天的苏州一带 。临走前,他做了一首长诗,抨击了世俗告密诬陷,争着捧假贬真、举枉措直的恶习,盼望在异地过上受人尊敬、逍遥快乐、追随孔子思想的日子 。公正地看,这首诗是他一生中的第二个亮点,但也是最后一个 。
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俗话说,一俊遮百丑 。但是,俊是俊,丑是丑,谁也不应该遮挡谁 。在梁鸿诗中梦想的快乐里,没有包括妻子 。在诗里也一句没提到追随着他长期颠沛流离的妻子 。史书中也没有关于孟光在这段时间的记载,在这段日子里,仿佛她根本就不存在似的 。
贫贱夫妻百事恩,艰难岁月容易让人产生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亲密感,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定律,但在梁鸿身上却体现不出来 。在新居地,尽管他穷困得寄人篱下,为人舂米打工度日,却放不下他一直端着的架子,仍然做着家中的绝对统治者 。
每天收工回家,孟光都为他做好饭菜,甚至"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由此可见,记载中最初的含义是因为不敢抬头看梁鸿,才要借食案遮住眼睛,跟爱情、礼敬毫无关系 。从"不敢"这两字来看,显然梁鸿没有善待过孟光 。由此也可见,你在此不能不佩服后世文人的创造力 。
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我们还可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地想想,一位能举起石臼的女大力士对自己的丈夫竟然畏惧到不敢看,没有经过几番极度痛苦的惨痛教训能办到吗?
这种景象直到今天,在偏远山区的农村仍常能看见,吃饭的时候男人都是四仰八叉舒坦地高踞炕上,女人则低头缩身蹲于灶旁,与丈夫同席 。在当年知青下乡的时候,村里的女子见知青男女竟然同桌吃饭,个个惊诧不已,也羡慕不已 。这些流毒遗传之深可见一斑 。
继续回到东汉,那时,没人在意过孟光的感受,没有人表示过一丁点的同情,仿佛一切正该如此 。就连他们打工的主人家看到这种情景,对梁鸿御妻手段也佩服得紧,常常心想身为一个佣人能让妻子把自己"敬"到如此地步,当真了不起!
就这样,随着主人的看重,随即提高了梁鸿的待遇,让他们有了一个比较像样的家 。因此,梁鸿才有条件,有心情"著书十余篇" 。但写的是什么,没有流传下来 。但无论如何,就算是经天纬地的大作,也不能掩饰他那些虐待妻子的恶行,正如我们永远不能鼓励成功的男人背后应该跪着一个个女人一样 。
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举案齐眉,在这个流传千年,也称颂千年的美好故事中,细细解读下来,我们只看到的是这个男人的偏执、狭隘、冷漠和自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