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 )


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很多人认为,中国女子地位的低下是从宋代开始的,但其实究根溯源,其实从汉代就开始了 。汉代自武帝以后,儒家学说确立了在意识形态上的独尊地位,人际关系中的"礼"搞得越发精致,被系统地确定为许多细则 。其中妇女日常行为的规矩也开始日渐繁琐,出现了诸如《列女传颂图》、《女诫》、《女宪》一类法规性的著作 。
如被社会上层所追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班昭在《女诫》中,就把"卑弱"放到对妇女的第一要求上,"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
当时在"女以弱为美"的思想影响下,民间甚至形成了"生女如鼠,犹恐其虎"的谚语 。不管结婚前身家地位是否高于男方,婚后都必须找准与丈夫相应的位置,并且必须服从丈夫的意愿 。丈夫如果驾驭不了妻子,"则威仪废缺";妻子要不服侍丈夫,"则义理堕阙" 。自古以来上行下效,这些理念的推广必然会在民间家庭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
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说完当时的大背景,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梁鸿 。
【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据《东观汉记》、《后汉书》等记载,梁让在王莽新朝做了有职(城门校尉)有爵(修远伯)的一个芝麻官,官虽然不大,但毕竟有爵位,怎么也算的上一个贵族 。后来梁让生了个儿子,取名鸿,字伯鸾,看名字就看得出,老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儿子长大后像鸿鹄一般展翅高飞 。
梁家本来可以过上不错的日子,但可悲的是梁让做官时间太短,家财还没有积攒起来,梁让就撇下年幼的梁鸿撒手人寰 。甚至在那个天下动荡的时期,乱世艰难,就连口棺材也没混上,只能用一面席子一卷,草草埋葬 。
家中顶梁柱倒了,家徒四壁,小小的梁鸿最后唯一拥有的就只剩下自尊心了,那是伴随着他名字和父亲的希望一起成长起来的 。他也和许多家道中落的贵族孩子一样,他的自尊既表现为自强,也包含着由自卑激发的孤僻自傲 。
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在学龄期间,国家对他这种家道没落的贵族孩子还是有点优惠,减免学费进入了太学,博览了众多古籍 。在校读书时,他就显得很不合群,经常独来独往,不但不与人交往,连吃饭都不跟同学在一起 。同学做好饭,招呼他趁着余火未尽赶紧接着做 。梁鸿却把灶火灭掉,再重新填进自己的柴 。并且还说,我虽是个小孩,也不愿占人家的便宜 。
这种性格,看过海瑞经历的人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颇有点像现代医学中所说的自闭症 。在过去,则往好了说是有志气,但往坏了说就是性格偏执 。
学业完成后,儒家经典除了在梁鸿脑袋中刻满了信条戒律,增添了不少额外的精神负担外,没有给他带来就业等其它任何好处 。穷人家的孩子没法那么多讲究,总得活着,无法找到白领工作,只能放下身段去放猪 。如果没有发生以后的事情,梁鸿的一生可能极其平淡乏味,在历史上留不下一丝痕迹 。
梁鸿不幸在放猪的时候,不小心失火,烧了别人的房子 。这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一次不幸的大事故,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却也是老天赐给他的一个良机 。梁鸿当然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么深刻的哲学问题,他只是凭着自己的良心的指引,找到被烧的人家承担了责任,还把自家所有的猪全用来赔偿对方损失 。
举案齐眉说的是谁的故事 举案齐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个亮点 。假如事情仅到这一步便偃旗息鼓,梁鸿估计也没戏了 。可是命运注定要把机会让给他,挡都挡不住 。主家收下了猪,却依然嫌少不满意 。这时,梁鸿的自尊心爆发了,他赌气说,我已经没有其它财产了,情愿为你做工抵债 。
他说到做到,起早贪黑,为这家劳作不息 。汉代有个传统,社会上年纪大辈分高的人说话分量较重,足以左右舆论与官府 。看到梁鸿辛勤奔走的身影,邻家一个声望很高的老汉坐不住了,正义感爆棚,情不自禁地数落起主人家欺负老实人 。
他一出面,旁人也都纷纷指责 。主人家不是地方豪强,也还算讲理,他其实自觉也确实有些理亏,再者心里也确实佩服梁鸿这孩子的为人,便把债务全免,猪如数奉还 。这个时候,梁鸿的自尊心再次被激起,没有接受主人的道歉和奉还的这些猪 。他高傲地扬起头,离开主人家,回到了故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