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梁启超为何会师徒反目? 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梁启超(康有为梁启超为什么要和自己的师徒翻脸?)
要了解120年前的戊戌变法 , 首先要了解主要人物康有为 。
康有为 , 本名祖琪 , 广东南海人 。他从小学习好 , 从小就“与众不同” , 但也养成了孤傲的坏脾气 。
从康有为自编的《编年史》来看 , 他一直自高自大 , 把自己神化 。从这些充满水分的记述中 , 我们也可以看到康有为是如何定位和评价自己的 。
康有为曾夸口说 , 他六岁时 , 因其精彩的“变鱼龙”而被祖上称赞为“这孩子不是池中之物”;八岁 , 读几遍就能背出什么“书经口语”;
十二岁时 , 面对“国中所有的学生” , 他有了“大霸权”;十四岁时 , 他已经“看了部里的杂史” , 也就是说 , 享受了“中学时代”;十七岁时 , 他“认识了所有的民族” , 他还学习了西方知识 。
【康有为梁启超为何会师徒反目? 康有为梁启超】通过这些无所不能的描绘 , 康有为的“天才少年”形象活了过来 。

康有为梁启超为何会师徒反目? 康有为梁启超

文章插图


康有为对儒家思想的学习 , 对佛道的理解 , 对西学的初读 , 使康有为脱颖而出 , 养成了让自己成为“圣人”的心态 。
因此 , 康有为把他的使命描述为:
其来世也 , 专为而已 , 故不居天堂而故入地资源网狱 , 不投净土而故来浊世 , 不为帝王而故为士人 , 不肯自洁 , 不肯独乐 , 不愿自尊 , 而以与众生亲 。
为易于救援 , 故日日以救世为心 , 刻刻以救世为事 , 舍身命而为之 。以诸天不能尽也 , 无小无大 , 就是所生之地 , 所遇之人 , 所亲之众 , 而悲哀振救之 , 日号于众 , 望众从之 , 以是为道术 , 以是为行己 。“拯救众生”的圣人!康有为的“圣人”心态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入世后的一种“领袖”意识 , 这也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甚至一度影响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然而 , 幻想属于幻想 , 真正走向科学领域 。康有为的表现简直太差了 , 资源网无法见证 。
比如康有为考了三次 , 主考人考了七次 , 用了二十年 , 直到36岁 。他的得意门生梁启超17岁就获奖了 。
康有为梁启超为何会师徒反目? 康有为梁启超

文章插图
万木草堂
1890年冬 , 康有为在广府书院文昌寺后的一个祠堂里设立了“万木草堂” 。这时 , 康有为的“圣人”意识再次彻底显现 。
在儒家传统中 , 王素是对孔子的尊称 , 意思是没有加冕的国王 , 而康有为被命名为“常肃”——不仅认为自己是圣人 , 而且认为自己是圣人而不是圣人 。
不仅如此 , 康有为的大弟子陈 , 名为“超归” , 意味着超越颜回;
梁启超 , 号“义词” , 即子贡以上(子贡、端木词 , 赐是其名);
迈 , 名“赶孟” , 在孟子之上;
曹泰 , 号“越吉”(吉是子思的名字);
韩文举 , 不 , “取人参”(唐德刚开玩笑说“取人参为马 。”) 。
这时 , 孙正在广州行医 。听说康有为大名后 , 他请朋友约康见面 。康有为回答说:“孙要预约 , 首先要有一个‘学生岗’向老师学习 。”因此 , 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关于生命的话 。
康有为梁启超为何会师徒反目? 康有为梁启超

文章插图


梁启超曾盛赞康先生的演讲 , “如海潮 , 如雄狮之吼 , 可撼学者之脑浆 , 使其感到震撼 , 终身不能忘” 。其实这是一种夸张 。
事实上 , 康有为略显木讷 , 口才远非一流 。然而他却像孟子元的网一样吹嘘 , 说“要想统治世界 , 要想统治世界 , 就要放弃自己” , 但这并不奇怪 。
对于康有为的人格 , 梁启超相当准确 , 说康是“最自信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