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文章插图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几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会计的意义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 。
优化成本决策,建立目标成本 。
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

1、移动加权平均法
商品的定价方式之一 。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也就是说,企业的存货每入库一次,都要根据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来确定发出或接收存货的计价方式 。移动平均法是可持续体系下加权平均法的名称 。
移动加权平均法:在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存货商品的成本价根据每张收入单据自动加权平均;计算方法是根据每笔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以及每笔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计算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
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期收入前余额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前余额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
示例:
刚发的时候,期初是3000,200 。第8天,风进来2000,22000,到第10天,一共5000,42000 。加权平均单价是42,000除以500件等于84元 。
所以10号发货的成本是400 * 84 = 33600元 。
10号,余额100块,8400元 。第二期从10号到28号算一个“月” 。即期初10号100件余额为8400元,入库期20号购入300件,23000件,共计400件,31400件 。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
所以28号的送货费用是200 * 78.5 = 15700元 。
28号,余额200块,人民币15700元,28号到31号算一个“月”,没有发出去 。所以31号的余额是400块,金额是15700+25000 = 40700元 。
合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 。
移动平均法计算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准确,但计算工作量大 。一般适用于业务品种较少,或者前后采购商品单价差异较大的商品流通企业 。
2.月平均法
加权平均制是以本月期初数量和本月总采购数量为权重,取出本月总采购成本加上初始采购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月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的成品和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成本会计 。
加权单价=(月初存货成本+本月采购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采购存货数量)
例如,如果原材料单价为5元,数量为5,一次采购的原材料实际单价为6元,数量为6元,那么原材料发货时,我们计算的发货成本单价为(5*6+5*6)/(5+6)=5.45元/件 。
在月平均法下,采用月平均法使本期销售的商品成本介于前期采购成本和本期采购成本之间 。用这种方法计算的销售成本不容易被操纵,因此被广泛使用 。月平均法作为一种平均价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价格波动趋势的影响 。存货计价可以在不同的月份进行 。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相对于现在的成本,毕竟价格是跟市场接轨的,差别很大 。
3.先进先出法
物料的最新出库(领用)根据该物料(或该类物料)每批入库时间确定其库存出库计价依据,入库越早,出库越早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余额存货成本接近当前市场价值 。
示例:
示例1
假设库存为零,第1天购买100件单价2元的产品A;第3天购买50件单价3元的产品A;
如果每5天卖出50件产品A,单价2元,成本100元 。
先进先出法假设先入先出的材料先被消耗,期末库存材料为入库材料,所以出库材料按照先入材料的单位成本计算 。
示例2
对于销售来说,先取得的存货先卖出,这样离存货的日期越来越近,存货价值更接近重置价值 。当价格上涨时,这种方法会导致商品销售成本的降低和更多的剩余 。
例如,库存情况如下;
1.1月1日购买10件每件5元,小计50元 。
2.4月1日购买10件每件6元,小计60元 。
3.8月1日购买10件每件7元,小计70元 。
4.12月1日购买10件每件8元,小计80元 。
假设12月31日存货数量为15,12月1日期末存货价值为10中8元,8月1日期末存货价值为5中7元,存货价值合计为115元 。
就计算机数据结构而言,数据进出的方式,叫做排序,从一头进,从另一头出,就像排队一样 。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企业不能随意选择存货计价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复杂,尤其是库存进出频繁的企业 。同时,当价格上涨时,企业的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会被高估;反而会低估企业的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