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吗,秦武王为啥举鼎-

导读:《史记》记载“秦起襄公 , 章于文、缪 , 献、孝之后 , 稍以蚕食六国 , 百有馀载 , 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意思是说秦国从秦襄公开始 , 但是从秦文公开始秦国开始兴盛 。这是司马迁对于秦国第二代君主的认可和赞扬 。那么秦文公有哪些重要功绩呢?

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吗,秦武王为啥举鼎-

文章插图
秦文公继位时期的历史背景:秦人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 , 被册封伯爵 。并把已经被西戎占领的岐山西边的周王朝的故土封给了秦国 。秦国首任君主秦襄公在收复封地的战斗中战死沙场 。少年的秦文公在这种情况下继位 。
秦文公的历史功绩:1、巩固现有国土 , 建立新都 。
秦文公继位后 , 并没有向父亲一样继续向西拓展版图 。而是踏踏实实的经营巩固现有的领土 。吸引人口 , 发展生产 , 积蓄国力 。另外 , 在渭水流域建造新都城 。使秦国的政治中心距离中原更近了一步 。
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吗,秦武王为啥举鼎-

文章插图
2、开疆拓土、创造良好的外部声誉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 请过国力逐步强大 。秦文公这时才发兵拿下岐山 , 向西驱赶西戎部落 , 拓展版图 。不断的吸收人口 , 发展生产 。同时主动归还周王室岐山以东的土地 。在诸侯都尊周王室共主的时代 , 获得了周王室和诸侯国的称赞和好感 。为秦国接下来的发展赢得了良好外部环境 。在这里文王耍了个小花招 , 如下图所示:即使把土地还给周王室 , 由于距离太远 , 中间还隔着西戎根本没办法接收 , 只能由秦国代管 。这下 , 秦国的里子和面子都有了 。秦国在新开辟的国土上励精图治 , 休养生息 。稳扎稳打的提升实力 , 不贪图短时间的领土扩张 。为后来秦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吗,秦武王为啥举鼎-

文章插图
3、开启民智
文公借鉴中原文化 , 开启国民智力 。让大家知道为何而战 , 增强国民的主人翁意识 , 提高国民的凝聚力 。同时 ,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入先进方法 。使国民逐渐走出愚昧 , 间接提高了国民素质 。有利于秦国国力的进一步发展 。
综述:秦文公是秦国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一位君主 , 在秦国历史上的功绩不可磨灭 。
我是历史纵横帝 , 欢迎您的关注;如有下次劳烦斧正 。
总结起来就是四件大事:
一、向东扩张 , 营建城邑;
二、设置史官 , 教化百姓;
三、讨伐西戎 , 收周遗民;
四、严行秦法 , 首诛三族 。
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吗,秦武王为啥举鼎-

文章插图
《史记》中对秦文公的记载:
文公元年(公元前765年) , 居西垂宫 。在今天甘肃礼县一带三年 。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 。名义上是狩猎活动 , 实际上是东进的一次试探 。四年 , 至汧渭之会 。在今天陕西宝鸡一带 。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 , 後卒获为诸侯 。”乃卜居之 , 占曰吉 , 即营邑之 。十年 , 初为鄜畤 , 用三牢 。古代祭祀时 , 用三鼎盛牛、羊、豕三牲称三牢 。十三年 , 初有史以纪事 , 民多化者 。十六年 , 文公以兵伐戎 , 戎败走 。於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 , 地至岐 , 岐以东献之周 。十九年 , 得陈宝 。二十年 , 法初有三族之罪 。父母、兄弟、妻子为三族 。二十七年 , 伐南山大梓 , 丰大特 。四十八年 , 文公太子卒 , 赐谥为竫公 。竫为太子 , 是文公孙也 。五十年 , 文公卒 , 葬西山 。
秦文公是秦襄公之子 , 秦国被封为诸侯国后的第二任君主 。在位五十年 , 仅次于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四年) , 他东征西扩 , 加强统治 , 设置史官 , 严行秦法 , 首诛三族 , 对秦国早期的发展有较大贡献 。
【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吗,秦武王为啥举鼎-】Tag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