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颖|没大腕没炒作的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为何能冲上热播榜首( 二 )


《特级英雄黄继光》取材真人真事 , 其能够迅速得到观众的认可与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剧组下狠功夫 , 高度还原了黄继光牺牲的那场激烈战斗 , 真实重现当年炮火纷飞的上甘岭战场:

其一 , 该片对597.9高地战场做了逼真还原 。 据该片美术指导的回忆 , 剧组历时半年之久在全国范围内考察、筛选597.9高地之战的拍摄场地 , 最终选定在的拍摄地位于河南巩义的一个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深山之中 。 剧组根据战场资料认真还原当年的高地面貌 , 在对坑道、战壕、机枪阵地、碉堡工事等细致考究的基础上 , 尽最大努力还原了战场的季节、地域、地形等特征 。
其二 , 该片对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做了认真还原 。 根据导演周润泽和军事顾问刘文阳的回忆 , 具体的武器装备虽然有资料参考 , 但在70年后的今天去收集和制作它们仍然是困难重重 。 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当年的战场环境和战斗过程 , 剧组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坚持“真枪实弹” , 大量使用真枪和空包弹拍摄战斗场面 。 更难能可贵的是 , 该片真实还原了当时志愿军使用的几种主力枪械:50式冲锋枪、莫辛纳甘M1944栓动步枪、DP28轻机枪、SG43重机枪以及黄继光爆破碉堡时使用的RPG43反坦克手榴弹 。
其三 , 该片对反攻597.9高地的战斗过程做了细致还原 。 在1952年10月19日夜 , 黄继光所在的15军45师135团2营6连在夜幕掩护下提前潜伏至597.9高地6号阵地前仅百余米处 。 战斗打响后 , 6连在我军“喀秋莎”火箭炮的火力协同下 , 迅速楔入美军阵地 。 该片综合运用镜头的变换 , 形成不断推进的战斗节奏感和连续性 , 紧扣着观众心弦 , 完全没有许多战争影视剧乱哄哄的“人海战术”或“瞎打一气”的场景 。 美军在夜战中对照明弹的大量使用、志愿军对支援火力的运用、黄继光突击暗堡的战术选择等战斗细节都在影片中得到了良好呈现 。
战争场景不仅仅是火光四射的劲爆特效 , 还包括战士在战争中的成长经历 。 在好莱坞大片和电影工业化的影响下 , 国内军事题材影视剧呈现出重“武戏”轻“文戏”的趋势 , 战争特效往往被放在首位 。 该片虽然以黄继光为中心视角 , 但同时也成功塑造了教导员、肖登良、吴三羊等角色 , 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延展为一种群体性英雄事迹 , 旗帜鲜明的展现出人民军队内在具有的“英雄-集体”辩证法 。 以黄继光的人物成长经历为线索 , 该片生动诠释了人民军队这个大集体、大熔炉对人素质的提升、对精神的升华 , 其独到之处就在于添加了赴朝参战前的训练过程 。 黄继光在训练时不仅要苦练技战术 , 更要学习通讯专业知识、通讯装备使用、团队战术运用等技术性科目 , 最终从农村毛头小子成长为专业技术过硬的志愿军战士 。 可以说 , 黄继光的成长变化 , 离不开人民军队这个大集体 , 离不开与他共甘共苦的同志们 。 《特级英雄黄继光》以黄继光同志为例 , 正面展示了人民军队是如何教育和培养新人 , 以艺术性的手法解答了人民军队何以英雄辈出的问题 , 突显了该片在创作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 。
谱写永恒生命华章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 , 英勇的志愿军指战员们前赴后继 , 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颂歌 , 树立起一座座青春熔铸的精神丰碑 , 谱写了一首首流芳千古的生命华章 。 《特级英雄黄继光》生动地向观众呈现了动人的战斗英雄史诗 , 传递了不朽的抗美援朝精神 。
为什么要跨过鸭绿江?这是一个所有抗美援朝主题艺术作品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 该片多次出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 例如 , 当黄继光因为身材瘦弱矮小而被征兵人员拒之门外时 , 他神色凝重地对负责征兵的教导员说:“我们刚刚解放 , 如果美国鬼子来了 , 我们的世世代代都要挨饿受冻 , 我怕的是这个 。 ”寥寥数语 , 就道出了“抗美援朝 , 保家卫国”的真谛:保卫祖国不受帝国主义侵略 , 捍卫人民幸福生活的权利;又比如 , 教导员和其他志愿军战士在给家人的信中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己在朝鲜一切都好 , 吃的饱 , 穿得暖 , 一个诉苦的字眼都没有 , 信中极尽对家人的思念、对重逢的期盼 。 可在镜头里 , 观众看到的却是身负重创的伤员、焦急忙碌的军医、疲惫不堪的战士 。 他们真的不苦吗?为什么不向家人诉苦呢?电影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讲清了前线战士、千万家庭以及新生中国之间的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正是因为对国家、民族、人民爱的深沉 , 千千万万像黄继光一样的志愿军指战员 , 才会在远离祖国和亲人的异国他乡坚持战斗直至胜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