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裙|李宁,不冤

套裙|李宁,不冤

文章图片

套裙|李宁,不冤

文章图片

套裙|李宁,不冤

文\\熊猫的熊
“国货之光”李宁 , 这一次想不到却被扣上了一顶“辱华”的帽子 。
前不久的秋冬新品发布会上 , 李宁发布了一款外衣 , 军绿色的色系 , 加上酷似日本士兵戴的帽子的“帘帽” , 这套风格被吐槽是鬼子造型 , “倭里倭气” 。


执行董事钱炜(高坂武史)日籍华人的身份公开后 , 更是有不少网友质疑 ,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文化渗透 。
反日情绪裹挟下 , 抵制李宁的声浪走高 , 这一波舆情很快传播到了资本市场 , 李宁的股价应声下跌 。 那么 , 李宁到底冤不冤?


01
在批评李宁的设计风格前 , 首先有必要厘清一些事实层面的东西 。
在一些抗日影视剧中 , 我们经常能见到侵华日军带有“帽垂”造型的帽子 , 军帽两边挂两块布遮挡住耳朵 , 但事实上 , 这种“帽垂”设计并不是日军特有的 。
从一些考证信息看 , 像很多欧洲国家在早期的军服中 , 就有过类似的设计 。
而我国的宋朝、元朝时期 , 也有风格类似的“笠型盔” , 如据报道 , 明代绘画如《出警入跸图》、《徐显卿宦迹图》、《真武灵应图》上均有头戴此类头盔的士兵 。 至于军绿色的色系 , 只是李宁秋冬新品发布的一种风格而已 , 这一次李宁还发布了其他多款色系的服装 。
很多人提到 , 李宁的执行董事是日籍华人 , 聘用日籍华人作为高管 , 是不是就意味着“精日”呢?在我看来 , 将此次风波上纲上线到文化侵略、文化渗透 , 是过于敏感了 。
李宁本身是上市公司 , 在公开渠道 , 李宁从来没有掩饰过日籍华人担任高管的事实 , 而且翻看李宁的财报可以发现 , 在钱炜任职的这些年 , 李宁的业绩一路上扬:
近三年 , 公司营收分别是138.7亿元、144.57亿元、225.72亿元;净利润分别是14.99亿元、16.98亿元和40.11亿元 。

在国货崛起的东风之下 , 李宁已经是民族运动品牌的佼佼者 。 既然开门做生意 , 且面向中国的广大消费者 , 就没有理由冒险 , 在服装设计上故意冒犯消费者 , 去冲撞反日情绪的雷区 。
所以 , 哪怕李宁的设计动机难考证 , 用阴谋论来解释李宁的设计风格 , 也很难站得住脚 。 如果李宁蠢到如此地步 , 它也不可能做到如今这么大 。
当然在另一个层面 , 李宁的这套服装 , 和侵华日军的军帽相似 , 也是不争的事实 。 反日情绪如今已是最苦大仇深的一种社会心态 , “国货之光”的帽子 , 自然就无法提供保护了 。


02


【套裙|李宁,不冤】“我拿李宁当国货 , 李宁拿我当大佐” 。 李宁冤吗?其实也不冤 。

1990年 , “体操王子”李宁创建了这一体育品牌 , 2004年李宁在香港上市 。 不过李宁的真正崛起还要等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 。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 , 更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
一方面 , 随着经济的爆发式发展 , 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 能够买得起品牌服装了 。 阿迪、耐克在国内的火爆 , 李宁等国货的成长 , 都离不开这一重要背景 。
另一方面 , 国家崛起伴随的自主意识萌发 , 让大家对民族品牌有了更强烈的心理认同感 。 在民间心理层面 , 消费、支持民族品牌 , 甚至和“爱国”实现了牢牢的绑定 。
这种逻辑上的同构 , 为李宁等一众民族品牌的崛起送去了暖风 。
2018年 , “中国李宁”在纽约时装周和巴黎时装周的惊艳亮相 , 让国人看到了本土品牌在国际时尚潮流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 , 这成为“国潮风”李宁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另一个代表性事件是新疆棉 。
新疆棉事件爆发后 , 国际运动品牌阿迪、耐克 , 因为舆论危机而陷入城门失守的境地 。 将新疆棉写在了标签上的李宁 , 不仅股价大涨 , 在舆论场还好评度拉满 。
不难看出 , 李宁崛起的过程 , 吃到了大量的声援民族品牌的爱国消费红利 , 所以哪怕它经常被天价炒鞋等一些风波缠身 , 但“国货之光”的帽子 , 能让它轻而易举地免疫各类袭击 。
但爱国营销是一把危险的双刃剑 , 它不是没有代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