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谏议教子中陈谏议的性格,陈谏议教子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我想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
《陈谏议教子》这篇短文不知出于何处,有人说是宋代的朱熹和朱幼武撰写的 。
这里面的陈尧咨,是宋代的官员、书法家,如果大家学过《卖油翁》,可能对他会有印象 。
在《卖油翁》一文中,陈尧咨还是个神射手,对嗤笑他的卖油翁不予计较,颇有宽容胸怀 。
陈谏议追回已经卖出的劣马,是因为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待人以诚,有颗仁爱之心并坚持始终 。

陈谏议教子中陈谏议的性格,陈谏议教子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插图
我们先来看一下《陈谏议教子》的原文: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段古文的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 。一天,他走进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 。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 。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人还不能管住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 。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陈谏议是如何进行身教的 。
一、教子以诚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明知自家的马脾气坏、习惯差,还把马卖给别人 。
陈尧咨在卖马时肯定隐瞒了这匹马的实际情况,这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 。
陈谏议之所以追回已经卖出的马,并且把钱还给买马的人,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子:要诚信待人,不能做欺瞒别人的事情 。
陈谏议此处的行为有点类似于曾子杀猪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
曾子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妻子,要做孩子的好榜样;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子,做人要讲诚信 。
陈谏议追马教子之举,堪与曾子杀猪教子之举媲美 。
二、教子以仁陈尧咨卖出的这匹马,不仅不能驾驭,而且多次发生踢伤人、咬伤人的事情 。
陈尧咨身为朝廷大臣,位高权重,手下能人济济,尚且不能降服此马,如果买马的人不知道这个情况,买回去以后,不仅不能发挥作用,还可能再次发生伤人的事情 。
孟子说过: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
孔子也说过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陈谏议追回卖出的马匹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别人的心,他担心马匹伤人,对他人造成伤害 。
陈谏议正因为有仁爱之心,所以才不肯把自家既无用、又伤人的劣马卖给别人,这正像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以此可见,追马之举是因为陈谏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颗仁爱之心 。
追马之举也是他用实际行动教育儿子陈尧咨要度己思人,有一颗仁爱之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三、教子坚守陈尧咨的这一次卖马,因为陈谏议的及时发现和阻止,马没有卖出 。
但是陈谏议依然不放心,特意告诉手下的仆人,这匹马终生不卖,养其终老,让这区马永远没有造成祸害的机会 。
陈谏议告诉仆人此马永远不准卖,宁肯白白养它到老死,就是在坚守“仁者爱人”的原则,始终如一 。
陈谏议这样做不仅可以体现陈谏议的仁者之心,而且他也是在用实际行动在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坚守美德,始终如一 。
陈谏议教子中陈谏议的性格,陈谏议教子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插图
总之,从这篇短文里,我们不仅能看出陈谏议有诚信、仁爱的美德,而且表现了他善于身教,他用实际行动教育儿子陈尧咨以诚待人,以仁待人,并且要坚持始终 。
所以陈谏议无愧于文末“有古仁者之风”的评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