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袁崇焕之死?袁崇焕之死 史料记载

让我们一起走近历史,了解袁崇焕的生平故事,探寻袁崇焕被杀之谜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袁崇焕简介: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 ) 。明朝末年蓟辽督师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 。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袁崇焕虽为抗清名将,但也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 。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

明朝那些事儿袁崇焕之死?袁崇焕之死 史料记载

文章插图
袁崇焕生平故事介绍: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 。在任时喜欢与人谈论兵法,遇见退伍的老兵时,袁崇焕与其讨论边塞上的事情,所以对边塞的状况比较了解,自认为有镇守边关的才能 。
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往京城觐见明熹宗朱由校,御史侯恂破格提拔袁崇焕在兵部任职 。不久之后,广宁被后金军攻陷,于是朝廷商议,应该派人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得知后,随即一个人往关外查阅地形 。回朝之后,袁崇焕上言称:"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朝中大臣也夸赞袁崇焕的才能,于是又破格拔袁崇焕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 。
时关外地都被哈剌慎诸部所据,所以袁崇焕到任后,驻守于关内 。没多久,哈剌慎诸部归顺,经略王在晋令袁崇焕移军驻扎中前所,督参将周守廉、游击将军左辅的军队,管理前屯卫所的事务 。之后王在晋又命袁崇焕前往前屯安置辽东的失业人群,袁崇焕当即于夜间出发,冒着被虎豹袭击的危险穿梭于荆棘之间,四更天入城后,将士们都夸赞袁崇焕有胆量 。
王在晋非常倚重袁崇焕,上言提拔袁崇焕为宁前兵备佥事 。但是袁崇焕觉得王在晋没有长远战略目标,所以并不是事事都遵从王在晋 。王在晋在八里铺修筑城墙,袁崇焕认为此举不是很好御敌策略,但他争辩不过,于是奏书给首辅叶向高 。
十三山困有难民十余万,大学士孙承宗巡行边塞时,袁崇焕向孙承宗请示道:"在宁远驻扎五千兵力,以壮十三山的声势,然后派遣将领带兵去救援十三山 。宁远距离十三山只有两百里,可以轻易占据锦州,如果不行再退守宁远,怎么能放弃十万难民?"
孙承宗于是与总督王象乾商议,王象乾认为驻扎关上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士气沮丧,不如调动插部护关的军队三千人前往宁远,孙承宗同意后一方面调兵前往宁远,一方面让王在晋去救难民,但王在晋却救援失败,十万难民只救回六千人 。孙承宗对此非常生气,驳斥王在晋修筑重墙的建议,于是召集众文武将官商量重点防守的地方 。
阎鸣泰主张驻守觉华,袁崇焕主张驻守宁远,而王在晋、张应吾、邢慎言等人都持反对意见,但孙承宗采用袁崇焕的主张 。孙承宗自镇关门,更加倚重袁崇焕,袁崇焕也不负所望,安抚军民,整备边防,功劳显著 。
袁崇焕被杀之谜:
明朝那些事儿袁崇焕之死?袁崇焕之死 史料记载

文章插图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主持抗击后金的著名将领 。明朝末年,后金军队进攻明朝,袁崇焕率领部队东征西战,曾一度收复辽东失地,沉重打击了后金军队,为保护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却在崇祯二年(1629年)的十二月被崇祯皇帝逮捕下狱,第二年的八月被杀害 。袁崇焕为什么会被崇祯帝杀死?他究竟犯了什么罪使得崇祯帝如此发怒?这一直是历史上被人关注的问题 。
一般的看法都认为,有功之臣袁崇焕之所以被崇祯帝所杀,是因为崇祯帝听信了阉党余孽的诬告,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 。也就是说,袁崇焕是被崇祯帝误杀的 。明朝与后金军队开始作战的时候,后金军队在关外两次被袁崇焕军击败 。后金军队领教了袁崇焕的厉害后,于崇祯二年避开了辽东防线,转而绕道进攻北京,这就是历史上的“己巳之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