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沈腾|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文章图片

沈腾|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文章图片

沈腾|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文章图片

沈腾|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文章图片

沈腾|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文章图片

沈腾|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文章图片

沈腾|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

文章图片


《脱口秀大会5》有个段子连夜蹿上热搜 。
鲁豫调侃关于自己的网络谣言 。
网友说她太瘦 , 猜她吃得少 , 传着传着就成了“传说” 。
——“鲁豫一天只吃三粒米” 。
鲁豫想找个办法澄清 。
发微博吗 , 力度好像不够 。
发律师函吗?
哦 , 现在没人信这玩意儿 。
话毕 。
台下响起一阵心照不宣的爆笑 。

为什么没人信?
【沈腾|沈腾的段子再翻红,但这次是真的笑不出来,太可悲】为什么没人信会好笑?
为什么笑完不够 , 还会在热搜上持续玩梗、讨论、吐槽?
用现在的话来说 , 这是妥妥的“地狱笑话” 。
不仅因为好笑 。
更因为除了笑 , 我们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姿态 , 去面对笑声背后的沉默和无奈 。

前两天有一则新闻 , 堪称这段子的“现实完整版” 。
起初Sir也觉得好笑:
某地举办“廉洁文化主题”征文 , 一篇叫做《我的县长父亲》的文章荣获一等奖 。
迅速引发网友一片群嘲 。
不少人直接拿名场面说事 , 说电影走进现实 。

很快 , 嘲讽被打脸 。
当理智的网友们认真审视稿件原文 。
发现文中这位县长叫于志明 , 14岁就投身革命 , 1955年 , 年仅26岁的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人民选举的禹城县县长 。
58年他因反对浮夸风、共产风被降职降薪;三年困难时期 , 于家穷得揭不开锅 , 大哥出去要饭;于志明饿到腿一按一个坑 , 仍选择信守承诺给烈士家属汇钱;改革开放后 , 儿子、侄子的工作 , 他从来不打所谓的招呼 , 更不会主动安排……
怎么看 , 都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

但登上热搜时 , 大家都在说这是现实版袁华 。
读过文章的人越来越多 。
尤其是发现该县长已于1988年去世 , 文章作者也只是一位已经退休的普通花甲老人 。
那些网友尴尬了 , 大规模道歉 。
可反转又又又来了 。
德州作协当初看到网友群情激愤 , 已经把获奖信息删除了 。

直接引发了第二波舆情 。
像话吗凭什么删啊因为一时的梗就删文太可悲

为什么删?
凭什么删?
《我的县长父亲》是不符合征文主题?还是不符合评奖标准?如果评委一致认为符合 , 不是“做贼心虚” , 为什么要删文了事?
甚至有人直接发文质问:
删文 , 怕是有猫腻 。

在《中国新闻周刊》的一则采访中 , 德州文联做了解释:
德州作协属民间组织 , 征文活动评选本身合规 。
德州作协之后也作出回应 , 称删文是“不想引起关注” 。

对 。
的确是怕了 。
于是 , 在信与不信 , 怕与不怕之间 , 舆论逐渐撕裂出一张魔幻的大网 。
网住每一个人 。
它暗中改变着所有人在公共领域的表达 。
这网的第一层 , 叫“看客化” 。
当热搜爆出 , 网友吃瓜追热点的同时 , 总会有一个常见现象:
等反转 。
娱乐新闻如此 。
社会新闻也如此 。
甚至在涉及国家大事、国际热点的新闻下 , 依然是这样 。

而这个词背后 , 既是不少人上当吃亏后的预设: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 事后有被打脸的可能性 。
也是对某种刺激的期待 。
当反转 , 不再是一种意外 , 而成为一种预期的时候 。
无疑带来了两层含义 。
1、第一时间不跟风 , 不表态 , 等待更多的信息再下判断 , 这是被过去新闻折腾过的网友们素质在逐渐提高的表现 。
2、这些舆论场上的复杂事件 , 也逐渐被网友们高高挂起 , 逐渐成为看客们的精神养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