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文|著名主持人李咏病逝4年后,遗孀哈文的痴爱让人泪目( 三 )


青年李咏1991年开始实习 , 李咏被分到央视的对外部实习 , 哈文成了天津台新闻部的一名记者 。
两人虽然因异地饱受相思之苦 , 但分手二字从未被提及 。
省吃俭用攒钱买票买礼物 , 每个月最少一次去往天津看望女友 。
“我爸开始不是很同意 , 无非就是因为家庭这些因素 。 后来他点头是因为李咏真的对我太好了 。 我说我这辈子都不会再遇到这样把我疼进心里的人 。 我爸也这么认为 。 ”

哈文的母亲来北京看病 , 李咏忙前忙后事无巨细地照顾、陪伴 。
哈文的奶奶对京剧感兴趣 , 他就找台里的同事帮忙寻些京剧老带子 , 寄往宁夏 。
每隔一段时间向哈文的父亲报告自己的工作进程 。
只为让对方相信 , 自己正在不断努力 , 正在上进 。
实习期结束 , 李咏顺利成为央视的正式员工 。
1992年9月 , 牵着哈文的手走进婚姻殿堂 , 24岁的他说着“执子之手 , 与子偕老”的诺言 。

不想与新婚丈夫长期分居 。
哈文再三考虑后决定重返校园 , 攻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节目制作系双学位 。
为了留在北京 , 在校期间她也是拼尽了全力 。
1995年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成为央视经济部的一员 , 夫妻携手开创新的生活 。

央视中的夫妻档其实不少 。
比如央视少儿频道《智慧树》的“红果果”和“绿泡泡” 。
再比如童年记忆“金龟子”刘纯燕与《新闻联播》主持人王宁 。
还有分别主持《午间新闻》与《今日关注》的郑天亮、鲁健 。
而康辉与妻子刘雅洁就和李咏、哈文一样 , 一个是主持人 , 一个是编导 。

在生活中是恩爱的夫妻 , 在工作中是默契的搭档 。
哈文做编剧或是导演、制片 , 李咏做主持或是解说 。
《幸运52》《非常6+1》《梦想中国》《咏乐汇》……
期间哈文的以新闻《一个人和一条法规》获得过“中国新闻奖” , 主编过《生活》栏目 。
李咏陆续走上央视中秋晚会、元宵晚会的舞台 。

2002年 , 李咏的央视春晚主持之路开启 , 而这一年 , 两人的孩子法麦图·李出生 。
思考一下未来的方向 , 哈文没让李咏作出取舍 , 自己先放缓了工作的脚步 。
“朋友说我不太明智 , 但我还是想先顾好家庭 。 我舍不得孩子离开父母由长辈照顾 , 我也舍不得李咏太累 , 忙完工作还要忙家里 。 ”

04 眼前的幸福撞上癌症
男主外女主内 , 洗手作羹汤的哈文能记住家中每一个角落中放置的东西 。
只要李咏说一声“老婆 , 我东西找不到了” , 哈文就会像变魔术一样将其放在桌前 。
虽然也会为小事拌嘴 , 虽然也有理念不合 。
就像作为回民的哈文有着一些忌口和习惯 , 李咏会百分百包容与配合一样 。
哈文也对李咏的小毛病和坏习惯充满喜欢 。

“爱上他的不足、缺点 , 这是我在爱情里在婚姻中做到的最厉害的事 。 ”
2012和2013年均担任央视春晚的总导演 。
成为央视3套节目部的主任 , 哈文将孩子送进学校后再次与丈夫并肩 。
这时候的李咏事业也正红火 , 从央视转入中国传媒大学 。
和王冠主持《舞出我人生》 , 与林志颖、乐嘉做客《超级演说家》 , 与金星搭档《我知女人心》……

一切都好像是时光给予的最好的模样 , 一切都是婚姻中的夫妻最为幸福的样子 。
2015年哈文和李咏还晒出新生入学手续 , 要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谁知道正在行驶中的幸福列车一旦脱了轨 , 结局会令人终生难过 。
2017年6月 , 在公司看稿子的李咏忽然倒地之后被送往医院 。

喉癌两个如山般沉重的字砸下来 , 一向坚强的哈文差点将眼泪流干 。
第一时间让医院一定保守消息 , 之后李咏向单位辞职 。
好不容易缓过神 , 哈文也毫不犹豫地递交辞呈 。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 , 她好像无头苍蝇从这家医院奔进另一家医院 。
托无数朋友打听有什么专家对喉癌的治疗比较擅长 。

女儿法麦图无心学习 , 跟在母亲后面打转 。
被呵斥后就围着父亲 , 试图用自己的小手缓解李咏的情绪 。
“咱们去美国去 , 我有个朋友说那边的治疗技术好一点 。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都要你好……”
有个爱自己至深的妻子 , 有位贴心懂事的女儿 , 谁愿意早早将其丢下?
带着孩子来到新的环境 , 哈文一边给丈夫联系医院 , 一边为女儿办理入学手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