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出自哪里?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啥意思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出自哪里?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啥意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
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用来形容男人愿意为赏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人献身,女人愿意为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的人而细心打扮 。
细思,极恶!
这句话被流传下来,大多因为人们被其舍生取义的事迹感动,为有一生相伴爱人而动容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出自哪里?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啥意思

文章插图
但是在这句话中,却道尽了古人智慧中的诸多而已 。
1. 士为知己者死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春秋时期,豫让不受人重视,后到了智伯那里,智伯智伯像国士一样地对待他,后来赵襄子灭了智伯,豫让多次刺杀赵襄子不成功,不惜毁容达到目的,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以自刎结束了生命 。
为报答知遇之恩的豫让,一度被列为忠贞之士 。
但这些义士,大多处于等级森严社会的底层人民,他们大都不被重视,受尽屈辱又微不足道,他们的悲剧,大多来着时代的悲剧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出自哪里?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啥意思

文章插图
在那个时代,阶级概念划分的严苛,很难有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底层人民更何谈人格,施恩者高高在上,受益者受之有愧,唯有“忠心”不变 。
这种看似“忠义”,让人们看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英雄气概” 。
就如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说的一样,人们已经习惯于依附、舒适、安乐地生活,再也没有能力打碎身上的枷锁,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宁,他们宁愿带上更沉重的枷锁 。
没有了自我,换来了忠义,被架在道德制高点上,这样的枷锁,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
2. 女为悦己者容
这句话有人解读出两种含义 。
女人为了喜欢自己的人或自己喜欢的人而精心打扮,也就是“悦他”;另一种称,女人为了自我取悦而精心装扮,就是“悦己” 。
时代在变,人们的价值追求也在相应有所变化 。
“悦他”和“悦己”这两种解读,也被人称为女性是否成熟独立的标志 。
说这句话的时代,女子应遵从着“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四德”规矩 。
这时的自己,不“悦”他人怎能活得下去,更何况当时是男权社会,男子三妻四妾是合情合理又合法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出自哪里?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啥意思

文章插图
这时的婚姻制度,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当时的女子,对自己的婚事做不了主,只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 。
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息国国君息夫人,丈夫被楚国俘获,楚王欲霸息夫人,她以死相拒,是史书中贞洁的典范 。
此后,在封建社会“存天理、灭人性”的封建礼教下,有时代将贞洁成为制度,极力鼓吹那些“贞洁观”,导致一些妇女自残生命,甚至在丈夫将要病死和战死前,妻妾们提前殉节,表示对丈夫的忠诚,成为牺牲品 。
《列女传》讲述了一百多位女性的故事,其中一则,讲的是东晋时期魏傅的夫人房氏,她十六岁的时候魏傅死了,丈夫临时前说,最大的遗憾是没人照顾母亲和儿子 。
房氏对丈夫许诺,会好好照顾他们 。在举办葬礼的时候,房氏拿刀把自己耳朵割了下来,丢进棺材中,告诉大家,这是她表明的决心 。
可见,在那个时代,女性不能左右自己是思想和行为,一切以他人为中心,平等更是无从谈起,“女为悦己者容”更是道尽了女性的无可奈何 。
故此,因为时代的差异,公平正义一定不会缺席,平等自我一定会与时俱进 。
现如今,不伦“悦他”还是“悦己”,开心是不是更重要呢?
对于我的解读,你怎么看呢,评论区一起讨论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