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女子出嫁的古文?古代嫁娶的诗句( 二 )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随风展 。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乐又平安 。
《国风·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
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说:“《桃夭》,后妃之所致也 。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 。”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 。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此皆迂论难通,不足以发诗意也” 。
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 。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 。”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其性质就好像后世民俗婚礼上唱的“催妆词” 。
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说法,认为这首诗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时的唱词,其内容是驱赶鬼神,使之回到归处,并祈求它赐福人间亲人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周南·桃夭
5.关于“女孩出嫁”的古诗词有哪些
《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诗经.燕燕》先秦:佚名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3.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诗经.卫风 氓》4.《近试上张水部》唐代: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5.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两汉:卓文君6.《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7.《新嫁娘词 其一》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8.《新嫁娘词 其二》唐代:王建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9.《新嫁娘词 其三》唐代:王建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10.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
——《诗经 东山》11.《孔雀东南飞》(选)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
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 。
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
12.《长命女》冯延巳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
13.《南歌子·手里金鹦鹉》唐代:温庭筠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
挽青丝,双环结;百合鬓边巧装点 。白婚纱,如飘烟;红颜新妆比花艳 。
鞭炮响,彩带舞;大红喜字窗前贴 。黑轿车,红玫瑰;接奴直到郎身边 。
醉婚宴,闹洞房;语笑焉然化难点 。交杯酒,红烛焰;含羞带怯君共眠 。
那日无眠卧在床,伊人出嫁喜车长 。头钗朱玉拥玫瑰,身有红衣绣凤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