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儿童?儿童戏剧创编_1

_原题为:以“戏”为媒,为儿童讲好中国故事
图为《戏娃》演出剧照 。
6月1日下午,金坛华罗庚艺术团的儿童剧新作《戏娃》在常州大剧院上演 。就在这一天,该剧团挂牌升格为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 。揭牌的那一瞬,华罗庚艺术团团长史国生微微红了眼眶 。因为,这块沉甸甸的牌匾背后,凝聚了太多人的付出 。
儿童剧就要演给孩子们看
《戏娃》作为国内第一部以戏曲进校园为题材、以国粹京剧诸多戏曲元素为综合艺术基因的儿童剧,讲述了梨园世家后代、五年级学生庄石兰与父母和同学在对待传统戏曲方面的矛盾纠葛,生动演绎了新一代人传承中华戏曲的梦想追求与纯真情感 。
【戏剧 儿童?儿童戏剧创编_1】青春活泼的现代课桌舞音乐、众人雨中寻找两个离家出走的孩子、“美猴王”脸谱面具被妈妈撕裂后主人公庄石兰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观众时而落泪,时而欢呼,时而掌声雷动 。这部剧也给孩子们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庄石兰在学习的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坎坷,但是她却义无反顾地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我们也要和她一样,把国粹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演出结束后,常州市三井实验小学学生朱可欣说 。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文明史,我们中华戏曲也有千年的传承 。中华文化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我们想通过儿童剧,以孩子的形象说话,吸引孩子们去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戏剧的博大精深和文化魅力 。”史国生说:“这是现代儿童剧的新课题 。”
“儿童剧就要演给孩子们看 。”史国生坚持着自己的创作理念,运用儿童剧的灵动表现形式来演绎孩子们喜爱,让有着200多年古老历史的京剧表演意韵在儿童剧的土壤上焕发出崭新的舞台魅力 。
停演不停工,“满血复活”演好剧
与华罗庚艺术团之前的9部剧相比,《戏娃》作为该团的第10部剧,可以说是他们遇到的难度最大的一部剧,既要讲好戏曲弘扬传承,又要植入诸多中国戏曲元素,这对于没有戏曲基础的演员来说难上加难 。
水袖功是中国戏曲的特技之一,集训初期,水袖成为了全团女生们的“噩梦” 。
“刚开始,我们拿到这个水袖,收都收不上来,甩得胳膊都肿了,吃饭端碗时,手都在抖 。”《戏娃》中庄石兰的扮演者李萌对训练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个水袖长两米三,从早晨六点多开始,到半夜两三点,我们都在练功,有的练着练着就把自己气哭了 。”但是,没有一个人说要放弃 。最终,所有的演员都从零基础,到能够熟练掌握走台场、甩水袖、耍棍等京剧的基本功 。
2019年12月中旬,全团投入到初排、打磨及舞台协调阶段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打破了剧团的正常计划,2020年上半年该团被迫取消了208场演出 。“我们是自收自支的国有院团,工资收入要靠我们一场一场地去演 。”那段时间,史国生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

戏剧 儿童?儿童戏剧创编_1

文章插图
演出虽断,训练不能断 。团员们依旧每天早起练功,不间断的排练,丝毫没有懈怠 。
4月23日,《戏娃》完成了今年的首次联排,受到省委专家组的高度肯定 。6月1日,距春节前最后一次演出,已时隔142天,华罗庚艺术团的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演技,再次出现在观众面前,向观众、市场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实现了华丽蜕变 。
驰骋在大江南北的又一支“乌兰牧骑”
金坛华罗庚艺术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金坛锡剧团 。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曾经鼎盛一时、名震周边的地方小剧团,在2002年走到了困境:戏演一场亏一场,一线演职人员只拿60%工资 。当年8月,该团在全省率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15岁进团在锡剧舞台上滚打了23个春秋的史国生,和全团40多名演职人员都在分流合同上签了字,他拿了两万多元的“一次性补偿金” 。
对剧团的魂牵梦萦,让史国生通过体制外重组的途径,返聘大部分爱艺术、能吃苦、讲奉献的下岗演职人员,成立了金坛华罗庚艺术团,由他出任团长 。而凭借着现实题材儿童剧市场这块沃土,更让这个一度举步维艰的县级小剧团,在众多剧团中脱颖而出 。18年来,他们成功打造了《少年华罗庚》《留守小孩》《田梦儿》《寻找红头发》《青铜葵花》《戏娃》等10部原创儿童剧,累计演出8000多场次,观众达800万人次;18年来,他们坚持巡演大江南北、城市乡村,把最好的儿童舞台剧送到偏僻边远地区的孩子们身边 。人们称赞他们是驰骋在大江南北的又一支“乌兰牧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