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恭皇太后?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

孝恭孙皇后,为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生年不详,山东邹平人,归德府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 。按理说孙氏出生有点低,若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应该是不能进入皇宫,并且最终成为皇后的 。孙氏之所以能与朱瞻基成就姻缘,还要感谢明仁宗诚孝张皇后的母亲 。
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与孙氏一样,同样是永城人 。孙氏的父亲是永城县的主簿,与彭城伯夫人有所接触,当时彭城伯夫人时常出入宫廷,常常对人说孙氏非常贤德 。说的多了,张皇后自然就留了心,便将孙氏诏入宫中 。
孙氏入宫的时候,方十余岁,入宫后张氏亲自教育她宫中礼仪 。后来皇太孙朱瞻基大婚,以济宁胡氏为正妃,孙氏为嫔 。
历史上胡氏忠厚善良、天性贞一、举止庄重、无媚顺态,时常劝诫帝王,因而被帝王不喜 。“后数数规讽,上稍厌后”这里的后,指的是胡氏 。孙氏少年时期就颇有美色,并且不像胡氏那般不懂风情,因而朱瞻基厌弃胡氏的同时,心中的天平渐渐偏向孙氏 。
《胜朝彤史拾遗记》:“宣德改元,尊张皇后为皇太后 。皇太后有旨,谓两家定位久,无可议,仍册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 。故事册皇后用金宝金册,皇贵妃而下,金册无宝 。时宣宗初嗣位,意亦稍稍向孙氏,特为孙氏请宝于太后 。敕尚宝制金宝如后,赐孙氏,当时疑之 。”
明仁宗去世之后,太子朱瞻基继位,改元宣宗 。当时宣宗有心册封孙氏为后,但是张太后以两家嫡庶已定,仍封胡氏为后,封孙氏为贵妃 。宣宗因为与孙氏青梅竹马,感情极好,虽然不能封其为后,也想为其争一份荣耀 。因而破格请求给孙氏册封宝金册 。正是在孙氏之后,明贵妃被册封,均册、宝俱备 。
明宣宗三十岁的时候,仍无儿子继承大统 。此事不仅他自己着急,朝堂上的大臣,更是着急 。皇后只生了两个女儿,这让本就厌弃她的宣宗更为讨厌胡氏 。后来孙氏有子,诞下英宗朱祁镇,宣宗大喜,命胡氏上表请辞,因而废胡皇后,退居长安宫,而册立孙贵妃为皇后 。

孝恭皇太后?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

文章插图
宣德十年 。明宣宗朱瞻基去世,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为皇帝,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京师告急,明朝陷入空前危机 。孙氏一边让钺王朱祁钰继续监国,一边积极筹措金银钱财,希望将宣宗换回来 。在久未有消息的时候,孙太后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庶子朱祁钰即位,封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是为景泰帝,终于化解了危机 。
朱祁钰虽然登基继位,但是孙太后仍然没有放弃换回朱祁镇的打算 。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换朝 。明英宗还朝之后,明景帝却贪恋权柄,并没有还政的打算 。在这之前,不仅想法设法的将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废除,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并且将换朝的英宗幽禁在南宫 。
孙太后在景帝的压制之下,暂时没有找到突破之法,只得静候时机 。景泰八年石亨等将领密谋发动夺门政变,复立明英宗 。《明史》:“石亨谋夺门,密白于太后,许之 。”他们的打算得到了太后的支持,在经过著名的“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复位,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 。
天顺六年,孙太后崩逝,葬于景陵,谥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 。
【孝恭皇太后?孝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