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软件都是去中心化的吗?

在科技投资中,独角兽被定义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营公司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全球约有925家此类企业 。每家独角兽公司的累计价值总计约3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包括美国、欧洲、中国和其他地区的企业,例如人工智能、互联网服务、数据分析、金融科技、供应链等 。因此,该榜单反映了具有全球性和跨行业观点,对每一家已经实现了一定规模的有前途的科技公司进行评估 。
相比之下,五家最大的上市科技公司是谷歌(Alphabet)、特斯拉、苹果、亚马逊和微软 。截至2021年12月,它们的总市值约为10万亿美元 。即如果稀释30%,五家最大的科技公司可以买下地球上所有的科技独角兽 。
在经济的所有领域,万有引力基本定律几乎与物理学领域一样普遍适用 。电力和资源被磁力吸引到它们本来就最丰富的地方 。那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发生在技术领域 。五家大型科技公司如何积累到一千家最佳科技公司数量的三倍?推动这种集中和支配水平的潜在机制是什么?是关于技术优势和产品卓越性吗?还是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未来软件都是去中心化的吗?

文章插图
 
另一个探索是这种集中是否重要?是好事还是坏事?它预示着美国乃至全球创新的未来是什么?
首先应该分析这些科技公司所从事的非常广泛的业务领域 。例如,哪些领域对他们来说增长最快,他们如何从市场中获得最大的价值份额?微软、亚马逊和谷歌从他们的云业务中获得了巨大的增长 。对于这些科技巨头来说,云收入增长了35-45%,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增长率 。
四大科技公司因其规模,而成为大型基础设施的优秀运营商 。他们利用这种规模来降低每增加一次数据中心容量的成本 。然后他们将这种能力出售给其他公司 。保持“云”运行所必需的服务器、电力、冷却、数据中心不动产、带宽、软件基础设施和DevOps系统代表着巨大的资本支出,但像大多数事情一样在数量上更便宜 。在许多方面,这种向云的转变打破了传统假设,即在软件行业,只需很少的投资就可以让公司运转起来,而且廉价的分发可以实现很大的影响力 。
你可以用一个小团队开发软件产品,并利用开源基础设施来加速这个过程 。但是在部署这个软件时,并不便宜 。大多数初创公司最终会选择三大云提供商之一作为其软件运行的平台 。由于这些科技巨头拥有庞大的体量,它们还拥有定价优势,并拥有开发专有硬件的资本,例如用于基于云的机器学习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 。
网络的价值会随着网络中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级增长 。这种观察现在被称为“梅特卡夫定律” 。正如我们所见,大型云提供商受益于在其基础架构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网络效应 。但是这个值是否公平分配?提供大部分创新并使用大科技云,作为分销渠道的初创公司和企业家是网络效应的主要受益者吗?鉴于我们所知道的价值在整个科技行业分布的方式,一千只独角兽只占五巨头市值的三分之一,事实肯定不是这样 。
未来软件都是去中心化的吗?

文章插图
 
最大的科技巨头所获得的好处不仅仅是他们可以获得的廉价资本,以及他们的股票支持的收购货币 。当初创公司将他们的应用程序部署到这些平台时,他们通常必须使用云供应商提供的专有API和特定于平台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商“锁定”的水平会增加,离开平台的成本也会增加 。此外,云提供商对每个新托管应用程序吸引的流量、流量来自何处以及流量类型有大量可见性 。如果有一个想法开始起飞,云供应商可以很好地了解要添加哪些路线图或计划哪些收购 。
从本质上讲,年轻企业冒着巨大的风险来创建新类型的应用程序和功能,然后发现分发其产品的唯一方法是通过一小群大型云提供商,他们会泄露关键的使用数据,并创建深度关联到云提供商的堆栈 。随着年轻企业的不断扩展和发展,云提供商的收入越来越多,如计算、GPU、网络带宽和存储,所有这些都以高额溢价计费,同时他们自己的运营杠杆增加,增量成本减少 。由于客户的成功和辛勤工作,云提供商与硬件供应商建立了更多的合作关系,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价格并扩大了利润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但仅限于大型科技云提供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