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后妃(清代后妃8个等级)


大清后妃(清代后妃8个等级)

文章插图
清朝皇后(清朝皇后8级)
清入关后,在中原汉文化的巨大影响下,康熙帝沿袭明朝旧制度,创设了“东西六宫,位号分明等”的后妃等级制度 。。关于后妃的等级和数量,《清稿后妃传》明确记载:“皇后在宫中;贵妃一,贵妃二,贵妃四,嫔妃六,贵人,时时刻刻在场,而且答应不定” 。
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阶级考虑了几乎所有有助于集中皇权、稳固统治基础的统治手段,皇后等级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说,皇帝迎娶后妃从来都不是一件随意的私事,而是关系到皇权统治和朝廷稳定的国家大事 。
清代皇后形象
正因如此,清朝的每一级后妃,在其产生之初,都被赋予了相应的特权、地位和身份 。比如皇后是后宫之首,是“中宫”,是“母界”女性的巅峰 。她要贤惠,要德,要学六宫 。但皇后毕竟只有一个,需要出身高贵,有权势的外戚,品德良好,得到皇太后、皇帝甚至王侯的认可 。封印之后,难于上青天 。
但除了皇后的后宫嫔妃,后宫嫔妃晋升哪一级最让人欣喜若狂?或者说,后宫嫔妃晋升到哪一级,才能真正实现身份转换和后宫特权一步到位?
事实上,这种级别的后宫晋升极有可能出现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被晋升的嫔妃无一例外都会受宠若惊,大声感谢“皇上的恩宠” 。
从“贵人”到“嫔妃”,是后宫嫔妃升迁过程中最明显、最狂喜的变化 。

01.身份的改变封建社会奉行“一夫一妻制,多妾制”的婚姻制度 。自然,处于统治顶端的皇帝也不能免俗,甚至把这种制度推向了极致 。在清代,满洲贵族家庭、富商甚至“唯小康”的普通家庭,除了“三妻四妾”之外,往往还有其他承担服务职责的女性,如丫鬟、贴身女仆等 。这种实现妻妾数量增加的方式,在皇帝的后宫中自然会以更加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方式存在 。
对皇帝来说,皇后是“正妻”;皇妃、皇妃、嫔妃、嫔妃为“妾室”;“老婆”下面的“贵人”、“常现”、“许诺”,俗称“丫鬟” 。也就是说,“嫔妃”之下的下层嫔妃没有后宫封号,不被当作嫔妃对待,甚至不被皇室承认;重大的皇家活动如祭天、祭祖等就更没有资格参加了 。
因此,从“贵人”晋升为“夫人”,相当于从“宫中侍女”等“宫中听差”的身份向“妾室”等主人的身份转化 。欣喜程度可想而知 。
“妻妾成群”的清朝人
02.立即拥有三项特权 。成为皇帝的“妃子房”后,他拥有了许多相应的特权,其中有三项特权绝对属于低级妃子的“可遇而不可求”:
1.抚养所生子女或收养低级嫔妃所生子女 。
据《青子钞》记载,“皇子一出生,不论地位高低,只是坠地,即有保姆照胸”,而且“皇帝的女儿比皇子的女儿更稀,从坠地到下嫁,只和生母见过几十次面”换句话说,清朝皇室的后代并不是在亲生母亲身边长大的 。但当王子和公主到了一定年龄,如果生母地位较高,有权抚养,就可以和后代“定期相见” 。虽然“见了也不能说太多”,但可以弥补一个母亲心中信息资源网络的巨大不足 。
这个“抚养权”的分界线是“妻妾” 。“妻子”及以上有抚养子女的权利;“嫔妃”以下的低级嫔妃没有这个权利 。此外,“嫔妃”及以上也有权收养低级嫔妃的子女 。在历来讲究“母重子轻”的清朝后宫,有没有一个孩子或者养子,对后宫地位、影响力乃至后妃的得宠程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 。

2、成为宫廷题材 。
据《清史稿·后妃列传》记载,除了住在中宫的皇后外,还有“贵妃二、贵妃四、贵妃六”(皇妃一般不与皇后共存)等高级妃嫔“隔于东、西十二宫” 。也就是说,“嫔妃”及以上具有“一宫主位”的特殊地位,其余居于东、西宫偏厅的下层嫔妃自然成为其臣服的臣子和奉令的女人 。他们在承担“侍奉”职责的同时,也要承担起服务“一宫主位”的义务 。
同为皇帝的女人,在东西十二宫共同生活,妻子是主人,而她们的贵胄,不断的出现和许诺,只能是奴婢 。人们怎么能不羡慕他们呢?
“东方六宫”之一的任静宫
3.皇帝死后的特权
皇帝死后,后宫的嫔妃一般都被后来的皇帝尊为贵妃,如皇太后、太妃、太坤、太贵等 。而前朝失去皇帝庇佑的妃子,关心的不是一个空头的位置,而是晚年真正的恩情 。
《清史稿·后妃列传》载:“先是贵妃、嫔妃、妃嫔,后是皇太后同居,后嗣皇帝、信息资源网均年过五十,不得不相见 。”也就是说,前朝及以上权力的“妻妾”有权与皇太后在“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共同生活,可以保障晚年的生活条件 。而前权信息资源网络的低级小妾所能得到的待遇,自然会大大不如甚至落得可悲 。


推荐阅读